13万岛内网友投票出炉!最大的那个数字,不是郑丽文的22.2%,也不是郝龙斌的2

紫瑶望烟霞 2025-09-20 09:34:17

13万岛内网友投票出炉!最大的那个数字,不是郑丽文的22.2%,也不是郝龙斌的20.5%。 而是那个冷冰冰的,高达26.8%的“还没想好”。 国民党的主席选举马上就要打响,对普通党员跟关心政治的民众来说现在最有意思的不是谁先宣布参选,也不是谁有派系撑腰,最关键的是四分之一以上的人还没决定要投给谁。 现在领表参选的有郑丽文、罗智强、张亚中、郝龙斌这几位,可没一个是能一呼百应的强棒。 郑丽文平时在媒体上挺能说,可真要论能拉多少派系支持、能给国民党指条明路,没几个人觉得她行; 郝龙斌倒是当过台北市长、国民党副主席,可除了老党员还有点印象,年轻人基本没感觉,也没说过啥能打动人心的实在主张; 张亚中敢说敢冲,可有时候太激进,不少人觉得他不接地气,怕选了他反而让国民党更分裂; 罗智强就更别说了,除了天天在社交平台发评论,没多少实际影响力,连党内不少人都不看好他。 说白了,这几位候选人各有各的短板,没一个能像以前那些有号召力的人物那样,让人一看就觉得“选他准没错”。 更有意思的是,这“还没想好”的26.8%,其实藏着大家对国民党的失望。这些年国民党的表现,实在没法让支持者放心。 比如面对两岸关系,一会儿说要“维持现状”,一会儿又在一些细节上摇摆,没个定准;民生问题上,物价、房价这些老百姓最关心的事儿,也没拿出像样的解决方案,反倒是内部派系时不时闹点矛盾,让人看笑话。 普通党员心里犯嘀咕:选来选去,要是还是老样子,选谁不都一样?与其随便投一个,不如再等等,可等来等去,也没见哪个候选人能拿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主张,最后就只能落到“还没想好”里。 还有个关键问题,国民党现在明显缺“扛旗的人”。以前不管是马英九时期,还是更早的时候,至少有能镇住场子、整合派系的人物。可现在呢?各派系都想推自己人,却没人能站出来把大家拧成一股绳。你看这次参选的几位,背后都有不同的派系支持,可谁也没能力让其他派系服软。 这种情况下,普通党员自然犹豫:选了A派系的人,会不会得罪B派系?选了偏保守的,会不会错失年轻选民?选了偏激进的,会不会把中间选民推走?越琢磨越没谱,最后干脆“没想好”。 这事儿往深了说,“还没想好”不是选民的问题,是国民党自身的问题。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国民党现在的困境:人才断层、方向模糊、派系松散。 要是连选个主席都有四分之一的人拿不定主意,那选出来之后,怎么团结全党去应对岛内的复杂局势?怎么跟其他政党竞争?怎么处理两岸关系?这些都是大问题。 毕竟,选民不会一直等下去,要是国民党再找不出能让大家信服的领导人,再拿不出清晰的路线图,下次可能就不是“还没想好”,而是直接“不选了”。 所以说,这26.8%的“还没想好”,看着是个数字,其实是给国民党敲了个警钟。要是还不明白问题出在哪,不赶紧找到能凝聚人心的方向和人物,那后续的麻烦只会更大——毕竟,在竞争激烈的岛内政治里,没人会等一个“没想好”的政党。

0 阅读:1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