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找羊意外发现清朝军官干尸!左宗棠西征的英雄故事重见天日……
2015年,新疆喀什。
一位牧民正在山间焦急地寻找走失的小羊,却无意间踏入一个隐蔽山洞
没想到,迎面是一具保存完好的清代干尸。
身穿深蓝色官服,头戴暖帽,身旁还放着一只小布袋。打开一看:碎银、烟袋锅,和最关键的﹣-﹣枚象牙腰牌,刻着「马文化」三个字。
专家碳十四检测后震惊:他来自1870年代,左宗棠西征时期牙牌背后写着「湖南湘潭」,就像军官的"身份证"。
一查光绪年间的档案,果然﹣-
马文化,左宗棠麾下湘军军官,1875年随军西征,曾在乌鲁木齐血战,后在喀什追击叛军时失踪……
左宗棠西征,原来这么热血又艰难!
■ 那时新疆被阿古柏和沙俄侵占,左公68岁高龄仍坚持出征:"新疆失守,大清危矣!"
■军费不足,慈禧只给200万两,左宗棠靠胡雪岩借洋贷、买洋枪、自造弹药……硬是撑起6万大军。
■他"缓进急战",准备充分再出击,1876年收复乌鲁木齐,1878年几乎光复全疆!
而马文化,就在收复喀什的激战中牺牲。
他带队断后、掩护主力,最终失踪……
专家推测:他重伤躲进山洞,却再也没走出来。
这一睡,就是一百多年。
如今,他的官服(带32处补丁!)和牙牌收藏于喀什博物馆。每处补丁,都是西征艰苦岁月的见证﹣﹣当年每人负重30斤穿越天山,每一步都不易。
发现他的地方,立起一块花岗岩碑:
「清军将士马文化殉国处」
没有华丽辞藻,只有沉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