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告知中俄:不再寻求南北统一,地图已经“去韩国化”。看来金正恩是彻底想明白了,不管李在明的务实外交到底能够达到何种务实程度,朝韩统一的大好机会已经彻底失去、不复存在了。 说起朝鲜最近的动静,真是让人觉得半岛局势又往前走了一大步,这次是彻底的转向。2025年9月9日,正好是朝鲜建国纪念日,他们全国上下开始用一种新地图替换旧的。这新地图可不是小改动,而是直接把整个半岛的旧版扔一边去了。 新版只画北部地区,南部那边干脆用灰色一块涂抹,只写上“韩国”两个字,没了以往的行政区划和地名细节。以前的地图上,韩国总被标成“南朝鲜”,意思就是自家地盘,早晚要收回来。现在呢,直接用“韩国”这个正式国名,字体大小和位置还跟中俄地图上标注邻国的风格差不多。这变化一目了然,朝鲜在公开承认,韩国就是个独立国家,不是什么待统一的领土。 这个地图调整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早有铺垫。早在2024年1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就通过决议,废除了好几个跟韩国打交道的机构,比如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和金刚山国际旅游局。这些机构本来是负责南北交流的,现在全关门大吉,档案都清空了。 到了10月,宪法正式修改,把韩国定性为“敌对国家”。金正恩在那时候强调,军队得认清韩国是外国,是敌人。这修宪不是走过场,朝鲜官媒后来确认,宪法里删了所有关于统一的表述,还加了领土条款,明确韩国是“头号敌国”和“不变的首要敌人”。教育系统也跟着变,宣传材料里不再提“八千万同胞”这种话,彻底抹掉民族统一的旧调调。 为什么朝鲜这么干?根子还在现实压力上。半岛分裂几十年,南北关系起起落落,早年有文在寅时代的那点缓和,2018年板门店会晤,双方还握手谈合作。但后来特朗普的河内峰会崩了,拜登上台后制裁继续,尹锡悦政府又加强韩美军演,朝鲜觉得统一窗口越来越小。 金正恩从2023年底开始,就在党会议上说,南北关系不是同族的事,而是两个敌对国家的博弈。2024年他直接宣布放弃和平统一,转而强化核威慑和导弹开发。地图这事儿,就是这种政策的落地版。灰色区域代表韩国是外部实体,不是自家地盘,这跟以前把南部当“暂失领土”的思路完全不一样。朝鲜战争遗迹本来是统一叙事的道具,现在只限北部标注,金氏家族的设施也只提本国部分。 更关键的是,朝鲜没把这事儿藏着掖着,而是直接跟中俄通报了。2025年9月,金正恩去北京参加阅兵活动,顺道跟中国领导人会谈,把不再追求统一的想法明明白白说了。俄罗斯那边也一样,普京表示支持。中俄是朝鲜最重要的伙伴,这通报方式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 地图风格学中俄的标注习惯,就是一种无声的信号。朝鲜知道,半岛稳定靠中俄平衡,美国那边总想拉韩国围堵。通报后,中方重申在半岛问题上保持客观,俄方则加强了军事援助。朝鲜这步棋,等于在外交上站稳脚跟,不再纠结统一梦,转而专注自保和发展。 韩国那边呢,李在明上台后,本想靠务实外交拉近距离。他2025年6月当选总统,出身进步派,竞选时就强调实用主义,不走极端。光复节致辞里,他说要先行恢复9·19韩朝军事协议,分阶段缓和边境紧张。 对朝政策上,他批评尹锡悦中断对话是蠢事,主张基于韩美同盟改善南北关系,稳定半岛有利于经济。李在明还表态尊重朝鲜体制,不追求吸收式统一,想让平壤放心,愿意重启2018年的合作框架。8月,他推动恢复边境军事活动暂停协议,试图缓解核计划和俄朝关系升级带来的压力。甚至在国会辩论中,手持文件陈述,强调对话大门敞开。 但现实骨感,李在明的努力撞上了墙。朝鲜不买账,地图一出,直接把统一大门焊死了。韩国统一部谴责这是违背民众企盼,尹锡悦时代留下的制裁框架也没变。李在明想多元化外交,扩大跟中俄的务实合作,但朝鲜的敌对定性让对话空间缩水。 美韩军演还在继续,朝鲜回应以导弹试射,半岛巡逻加强,士兵在非军事区对峙。专家分析,李在明的务实路线有韧性,能在韩美同盟基础上多渠道施压,但统一机会已失。朝鲜修宪后,韩国回应保持警惕,无核化目标不变,却难有突破。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叹气。朝韩统一,本来是半岛的长期议题,从金日成时代就挂嘴边。苏联支持下发动朝鲜战争,本意是收复全岛,但失败后分裂加深。冷战结束,克林顿小布什时代谈过六方会话,奥巴马战略忍耐,特朗普极限施压,都没成。 文在寅的阳光政策有点起色,但疫情和制裁打断。金正恩接班后,核武成了筹码,统一从优先目标变成可选项,现在干脆扔了。地图去韩国化,就是象征,灰色一块,界线分明。韩国经济发达,人口多,统一成本高,朝鲜担心被吞并。李在明想务实,但朝鲜已定调敌对,机会溜走得干净。
韩国外长究竟有多难?一国外长访华,再正常不过,但韩外长访华,
【20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