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蔡君彦
42岁的河南交通技师学院高级讲师、高级技师高沛鑫,在深耕技工教育的第20个年头,迎来又一个“人生第一次”——第一次以选手的身份,走上全国技能大赛的赛场,从“幕后军师”变身“台前战将”。
2006年7月入职当老师后,高沛鑫20年如一日扎根计算机专业教学,兢兢业业,教书育人,赢得了“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技能大赛一等奖辅导教师”“驻马店市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从讲台授课到赛场比拼,图啥?高沛鑫微微一笑,说:“我就是想挑战一下自己,多学点东西,参加大赛是提升技能的好机会。”执教多年来,高沛鑫一直坚持学习,得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首次纳入智能汽车软件开发(国赛精选)项目,她决定报名参赛。
智能汽车软件开发项目紧密贴合智能汽车发展新趋势,采用技能实操的比赛形式,比赛时长13个小时,涉及环境感知传感器装调、决策规划与控制、智能座舱应用开发、AI模型训练与应用、智能汽车安全与测试5个模块,要求选手硬件、软件“通吃”,与时俱进,考验非同一般。
高沛鑫有针对性地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一遍遍地练习给车安装导航、摄像头、雷达等设备后,高效连接调试,确保万无一失;最“磨人”的是AI模型训练与应用,写代码一个字母、一个标点都不能错,“程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需要不停地琢磨:怎样才能让算法更好、速度更快、空间更小?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一遍又一遍地写,不断地超越自我,精益求精,把细节做到极致。”
备战近一年来,高沛鑫的每一天都过得紧张又充实。早起的闹钟定在5:40,她要给读高中的儿子做早饭,忙完便直奔学院的实训室,写代码,忙调试……忙到22点,再去接儿子一起回家。妈妈的拼劲儿,无形中也在激励着孩子。
一把被“冷落”的护腰椅子,让同事们感慨高沛鑫对自己有多“狠”。该学院领导看到竞赛团队的老师们久坐训练很辛苦,给每人配了一把更舒适的护腰椅子。没想到,高沛鑫刚用两天,就换回了硬邦邦的方凳。“高老师,你不是腰椎间盘突出吗?为啥不用护腰椅子?”她笑着说:“椅子太舒服了容易犯困,我怕思维跟不上。”
2025年除夕夜,高沛鑫还忙着在实训室攻克难题,晚上八点多,丈夫和孩子带着热气腾腾的饺子赶来,陪着她吃了团圆饭,一家人在实训室度过最难忘的除夕。
转眼间,大赛开幕在即,高沛鑫踌躇满志,期待着在赛场上把多年所学充分发挥出来,取得理想的成绩,“更重要的是,我想把比赛的收获转化到将来的教学中,传授给更多的学生,以赛促教,毕竟,教学是我的主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