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菲律宾海警船没有水炮?这么说吧,不是菲律宾不想有,而是家底不允许,他们的船好多都是美国、日本送的二手货,有的是退役军舰改的,有的是民用船凑合用的,这些船本来就没设计装水炮的功能,后期要加装可不是简单事——得改船体、装水泵、调动力,不光烧钱还得有技术。 菲律宾海警的船队里,一多半都是 “外来户”,而且大多是美国和日本淘汰下来的二手货。就拿美国送的那些船来说,不少是退役的海军巡逻舰,原本是为了在远海执行军事任务设计的,船舱布局、动力系统全是按照军事标准来,压根没给民用执法的水炮留位置。 日本送的则更杂,有老旧的渔业监督船,还有些是民用运输船改造的,船身结构比军用退役船更单薄。这些二手船到了菲律宾手里,首先要解决的是 “能出海” 的问题。 很多船接收时已经服役了二三十年,船体锈蚀、发动机老化是常有的事。菲律宾海警得先花钱翻新船壳,更换磨损的零件,勉强让船能正常航行就不错了,根本没多余的预算和精力去考虑加装水炮。 有资料显示,光是翻新一艘美国退役的巡逻舰,就得花掉几百万美元,这对经费紧张的菲律宾海警来说已是不小的负担。 就算有心想加装,技术上的坎也很难迈过去。水炮看似简单,实则是个系统工程。首先得改船体,水炮和配套的水泵、储水罐都不轻,得在甲板上找到承重足够的位置,还得加固船体结构,不然开炮时的后坐力可能让船身摇晃甚至受损。 然后是动力问题,水炮喷射需要大功率水泵驱动,这得额外加装动力装置,而那些二手船的发动机本身就有些 “力不从心”,再增加负荷很容易出故障。 更头疼的是集成问题。水炮的操控系统需要和船的导航、通信系统配合,才能精准瞄准和调整喷射角度。 这些二手船来自不同国家,系统接口、电路布局五花八门,要把新的水炮系统嵌进去,相当于给老旧设备做 “心脏搭桥手术”,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团队,还得有适配的零部件。 而菲律宾本土的造船业基础薄弱,根本拿不出这样的技术支持,只能依赖国外团队,这又会叠加一笔高昂的技术服务费。 有人可能会说,直接买新的带水炮的船不行吗?这就涉及到经费问题了。一艘全新的现代化海警船,动辄上千万美元,还不算后期的维护成本。菲律宾海警每年的经费有限,除去人员开支、船只日常维护,能剩下的钱寥寥无几。 与其花大价钱买新船,不如接受免费或低价的二手船,先把船队规模撑起来,这也是无奈之下的选择。日本和美国送二手船时,也没考虑过帮菲律宾加装水炮。 对这两个国家来说,送出退役船只既能处理闲置装备,又能维持在区域内的影响力,何乐而不为?至于菲律宾能不能用这些船实现执法需求,并不是他们首要考虑的。菲律宾自己也清楚这一点,但碍于经费和资源限制,只能被动接受这样的 “援助”。 说到底,菲律宾海警船没有水炮,本质上是 “家底薄” 遇上了 “技术难”。二手船的先天不足,加上加装改造的高成本、高技术门槛,把菲律宾的想法牢牢卡在了现实里。那些看似能撑场面的船队,其实藏着不少难以言说的困境。 你觉得菲律宾后续会想办法突破这种困境吗?还是会继续依赖二手船维持现状?
黄岩岛出事了 9月16号那天,中国海警的巡逻舰正沿着黄岩岛附近的航线转,突然
【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