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大阅兵上,中国多型高超音速武器集体亮相,令日本倍感压力。 在此背景下,日本防

下雨天的男人 2025-09-18 09:56:37

九三大阅兵上,中国多型高超音速武器集体亮相,令日本倍感压力。 在此背景下,日本防卫装备厅近日紧急公布消息:自研电磁轨道炮已在6、7月完成海上实测,成功命中目标,并计划未来优先用于拦截高超音速武器。 这波操作,针对中国的意味几乎路人皆知。 这门轨道炮安装在海上自卫队试验舰“飞鸟”号上,炮管长6米、炮塔重8吨,出口动能约5兆焦,初速超过每秒2500米——已经达到当初美国海军的设计指标。但不同于美国追求远程打击,日本选择了“小口径+高速拦截”的路线,定位为防空武器。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轨道炮项目曾因轨道烧蚀、寿命不足等难题被迫下马。相比之下,日本降低指标、稳扎稳打的做法,反倒让项目得以继续推进。过去十年,日本通过16毫米到40毫米原型的逐步突破,解决了部分耐久性问题,并积累了120次以上的试射经验。 然而,日本的轨道炮并非没有短板:火力持续性依然不稳定,弹丸质量偏小,能量输出不足。哪怕在实验室条件下能成功,真正应用到体系作战中,能否形成有效拦截能力,仍存巨大疑问。 日本这次轨道炮上舰测试,更多是一次“战略秀肌肉”。它既是对中国高超音速武器的回应,也是日美在前沿军事技术上合作博弈的投石问路。但现代战争早已证明,单一武器并非“终极解法”,体系对抗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别忘了,中国的电磁轨道炮原型,早就在更大口径下完成过上舰测试。只不过,我们从不高调宣传,真正的成果,或许会在下一次国庆阅兵时给出答案。 日本的轨道炮,不是“终极武器”,而更像是一场焦虑驱动的豪赌。

0 阅读:0
下雨天的男人

下雨天的男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