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志愿和征集志愿有什么区别? 区别非常大。 征集志愿就像你出去吃饭的餐厅,平

岚岚看商业 2025-09-17 20:28:45

平行志愿和征集志愿有什么区别? 区别非常大。 征集志愿就像你出去吃饭的餐厅,平行志愿就像给你上菜的盘子,什么意思呢? 平行志愿是一个规则,一个投档规则。我们在报完志愿之后,无论报的是本科批、专科批还是征集批次,都是由教育考试院查看孩子填的志愿表,再决定把档案投到哪个大学。那先给谁投、后给谁投,总得讲究一个先来后到,对不对?所以就产生了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 具体什么是平行志愿? 我用四句话帮助你理解: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多次检索,一次投档。 什么叫做分数优先?说白了就是谁分高,谁先选大学;谁分高,谁排队靠前;谁分高,先看谁的志愿表;谁分高,先给谁投档,就是这么个意思。我们为什么会有一分一段表?为什么会把分数从高到低排队?就是方便投档。谁的分数高、排名靠前,就先给谁投档。这是分数优先。 什么是遵循志愿? 两重意思: 一个是尊重你的选择,只给你投档到志愿表上填的学校,没填的,即使分数够了,也绝对不会投档; 第二层意思是尊重你的顺序,教育考试院检索志愿表时,也是从第一志愿到最后一个志愿,按顺序检索的。会先看志愿表上的第一个志愿学校有没有招满,如果没有,就把档案投到第一个学校。我们为什么会有招生计划?就是确定给这个学校投几份档案。比如你填的学校要招20人,已经投了20份档案,那你的档案就不会投到第一个学校,会再看第二志愿,按顺序检索。 什么是多次检索?就是从上到下检索志愿表的过程,就是多次检索。但这不是多次投档,不是说投到第一个学校,人家招满了退回来,再投第二个志愿学校。而是检索到一个符合条件的学校,把档案投出去,投档动作就结束了。 最后是一次投档,意思是在任何批次,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如果档案被投到某个大学,但不符合人家的要求,被退回到教育考试院,就不会再投档了。 这四句话解释了什么是平行志愿。但光理解规则作用不大,还要知道怎么做,给大家三点建议: 第一,不想报的学校千万不要报,因为志愿表上的每一个学校都有录取你的可能;第二,好好排序,因为是按第一志愿到最后一个志愿检索的,要把最想去的、分数高的学校往前排; 第三,服从调剂,还要看学校的招生章程,不符合要求的专业千万不要报,避免退档。这是平行志愿。 那什么是征集志愿呢? 它是一个批次,夹在本科批和专科批之间的单独批次。本科录取完后,会发现有的学校没录满。比如某个学校想招100人,但没人报,或者像今年很多民办学校,只有80人报,录满80人,学校不想让计划空着,就会再招一次生。 还有就是档案被投到大学后,因不符合专业要求被退回,导致名额空出,计划也会再征集。另外,很多学校会把给外省的计划分配给本省,额外增加一些计划,这些就组成了征集志愿,有的地方也叫征求志愿。 什么样的人能报征集志愿? 第一,本科滑档、退档的可以报; 第二,很多省份降分录取,在本科线下20分或30分,只要在允许范围内,即使没过本科线也能报。 第一次征集和第二次征集有什么区别? 记住,一次比一次学校少,剩的专业更冷门、地方更偏。因为第一次征集是在所有本科批计划基础上,整理出没招满的计划;第二次征集是第一轮征集后,又被挑选过一轮剩下的学校和专业,所以第二次征集的学校更少、专业更冷、地方更偏。 如果过了本科线,尤其在线上30分以内,要知道有滑档风险,不要等征集,报志愿时主动找一些民办学校保底。因为征集是被别人挑选过的,很多好专业、好地方可能没有了,主动报还能挑挑地方和专业。 如果没过本科线,第一次征集假设教育考试院降分录取,符合条件就争取第一次走,因为第二次的学校肯定不如第一次。

0 阅读:12
岚岚看商业

岚岚看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