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考古队员小心翼翼地褪下女尸的衣物:“啊!”一声尖叫直击耳膜!众人不觉倒吸一口凉气,“东方,五星的另一半在这里!”齐东方若有所思地点点点头:“原来如此。” 这件轰动世界的珍宝就是汉代蜀地织锦护臂,上面清晰地织着八个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然而这块看似不大的织锦,不仅因其精湛工艺令人惊叹,更因其跨越两千年的文字,与当代中国的国家象征形成了某种难以言喻的呼应,引发了无数人的遐想。 这块巴掌大的织锦来自新疆尼雅遗址,是汉代西域精绝国王室墓里的珍品。蓝底上用红、黄、绿、白五色丝线,织出了凤凰、麒麟、白虎这些瑞兽,每平方厘米竟有220根经线,两千年前的工匠能做出这么精细的活儿,实在让人佩服。更巧的是,同墓还出土了另一块残锦,上面有“讨南羌”三个字,专家把它们拼起来,才发现完整句子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 古人说的“五星”其实是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他们相信这些星星在东方聚集时,中原出兵打仗就会顺利。汉宣帝时期,老将赵充国讨伐羌人,就曾用“五星出东方”鼓舞士气。这里的“中国”指的是中原地区,和现在我们说的“中国”意思不太一样。它能跑到八千里外的新疆,是因为汉朝把它当作礼物送给了精绝国,见证着当时西域和中原的联系。 现在大家看到这八个字会觉得特别亲切,其实这是古今语言的巧合。汉代工匠织造它时,想的是军事胜利和王朝兴盛,没想到两千年后会引发这么多联想。欣赏这件国宝时,既要惊叹古代织锦的精妙,也要明白历史语境的重要性,不能把现在的意思套到古人身上。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95年,考古队员小心翼翼地褪下女尸的衣物:“啊!”一声尖叫直击耳膜!众人不觉
海边观潮客
2025-09-17 16:44:25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