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黎明的父亲得了肠癌末期,黎明当即发誓:“如果父亲能康复,我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行善!”结果奇迹发生了,他父亲的病情好转了起来,奇迹康复,而黎明也说到做到,兑现他的承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提起黎明,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舞台上那声走调的高音,媒体把他打上“走音天王”的标签,一传就是几十年,可如果只看到这一瞬间的失误,就忽略了他几十年默默付出的努力。 很少人知道,他用尽全力帮助过无数人,甚至改变了几千万个家庭的命运,舞台上他可能是瑕疵的歌手,舞台下他却是执着的善人。 一切的起点是在1993年,那一年他的家庭经历了最沉重的打击,父亲被诊断为肠癌晚期,病情危急,医生几乎断言没有希望,黎明在医院走廊里无助地徘徊时,心里生出一个念头。 他暗自发誓,只要父亲能够康复,他就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行善,把所有能量投入到帮助别人身上。 这个誓言听起来近乎天真,但对他来说却像是生死关头与命运交换的筹码,奇迹真的发生了,父亲的病情逐渐好转,最终恢复健康,从那一刻起,这个誓言就成了他一生的使命。 为了履行承诺,他把舞台变成了筹款的场所,他不再把自己当作高高在上的巨星,而是一个可以用一切换取善款的普通人,有人出钱让他表演危险的动作,他没有拒绝。 钢筋绕在脖子上,憋得脸通红,他还是咬牙坚持;喉咙顶着钢筋唱歌,观众吓得直劝,他却直到对方满意才停下。 甚至有一次为了给脑瘫儿童筹款,他坐在悬空的钢琴前表演,高空钢丝突然断裂,整架钢琴从三米高处砸下,他重重摔在舞台上,肋骨当场骨裂。 可他没有马上送医,而是捂着伤口完成了表演,这次冒险筹得的一千二百万,全部捐给了需要帮助的孩子,他常说不在乎外界怎么看,重要的是换到的每一分钱都能落到实处。 外界的记忆还停留在那场华东水灾义演的破音时,他自己却把那次唱破音当成了一笔很值的交易,当时一位富豪粉丝临时加捐五十万点名要他加唱一首,没有伴奏,他只能硬唱。 因为过度疲劳,嗓音失控,第二天媒体一片嘲笑,可黎明心里清楚,那五十万真真切切地帮助了灾区的人,他用一次嘲讽换来的善款值得。 他最重要的成就是“糖丸计划”,1993年起,他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为了帮助中国内地的孩子抵御小儿麻痹症,他奔走三年,筹集到三百五十万美元。 整整八千万儿童因此获得免费的疫苗接种,这一壮举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但在项目的签收名单上,他的名字是空白,感谢信寄到他手里,他退回去,附上简短的一句话:“孩子们健康就好,”他不想把慈善变成宣传,更不想让自己的名字盖过孩子的笑脸。 三十年间,他不断用行动证明誓言不是一句空话,四场北京演唱会的收入一千五百万,他一分不取全数捐出,汶川地震发生后,他靠卖唱片筹得九千万,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他默默捐了三百万。 累计下来,他捐出的款项超过十亿,举办了三百多场公益活动,很多时候,他甚至拒绝媒体报道这些事,觉得真正重要的是那些得到帮助的人,而不是他自己。 黎明的低调有时近乎固执,1999年,他主动宣布不再领取任何音乐奖项,把机会留给新人,在公众场合,当主持人想要渲染他的善举时,他会打断话题。 他始终觉得,慈善是与命运的契约,不需要用来博取掌声,他的坚持让人疑惑,但了解他的誓言之后,一切都能解释得通,对他来说,行善不是秀场,而是对父亲康复奇迹的回馈,是对自己发誓的兑现。 世界终究不会忽略这样的人,他获得过联合国颁发的特使护照,这种荣誉全球极少数人拥有,他胸前的三枚紫荆星章,也是社会对他贡献的认可。 可相比这些光鲜的象征,他更在意的仍然是那些因为捐款而获得健康的孩子们,三十年过去了,娱乐圈的热闹逐渐散去,嘲讽的声音也淡了,他自己早已把舞台看淡,更多时间留给家人和公益。 黎明不是最完美的歌手,但他是一位真正守信的人,当初在医院走廊许下的誓言,他用一生去履行。 舞台上的破音早已被时间掩盖,留在历史里的,是八千万孩子无忧奔跑的身影,是数以千万计家庭的笑声,他带来的不是一个偶像的光环,而是一份持久的光明。 信源:百度百科——黎明 凤凰网——黎明用美色做慈善的往事,还有哪个富婆没看过?
1993年,黎明的父亲得了肠癌末期,黎明当即发誓:“如果父亲能康复,我愿意用一生
如梦菲记
2025-09-17 16:41:38
0
阅读: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