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向美国投降还来得及!再晚就要‘跪着’了,”7年前,中美贸易战正酣,一位名

福星徠说事 2025-09-17 13:47:03

中国现在向美国投降还来得及!再晚就要‘跪着’了,”7年前,中美贸易战正酣,一位名叫马臣的中国专家却语出惊人,公开断言,这已是中国向美国“体面”投降的最后时机。   更荒唐的是,马臣还直言“中国人的钱都是美国人给的,我们的发展完全依赖美国”,这种说法彻底无视了中国几十年来靠自身努力建立起的庞大市场和完整工业体系,把中国的发展成果都归功于外部“恩赐”,从根子上就站不住脚。   可2018年起,美国一轮又一轮加征关税,试图击垮中国经济,可中国不仅没崩盘,反而靠着强大的内需市场和韧性十足的产业链稳住了阵脚。   对外贸易总额在压力下一次次刷新纪录,2023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更是突破42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尤其是在科技领域,美国的“卡脖子”反而成了中国自主研发的最强催化剂,这一点,从军事科技与民用科技的联动发展中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美国想在芯片、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遏制中国,华为却顶住极限压力,推出了搭载自研芯片的手机,在5G通信领域依旧保持领先;比亚迪、蔚来等新能源车企更是在全球市场异军突起,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超过600万辆,稳居世界第一。   这些成果,哪一个是靠“投降”换来的?全是中国企业和科研人员一点点拼出来、闯出来的。   就像在军事领域,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中国能自主研发出歼-20隐身战机、山东舰和福建舰航母一样,在民用科技和经济领域,中国同样有“啃硬骨头”的勇气和能力。   马臣们只看到了美国一时的施压,却看不到中国14亿人的市场潜力、完整的工业体系,以及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的凝聚力——这些,才是中国应对一切挑战的底气所在。   当年马臣的言论一出,立刻引爆了全网怒火,网友们怒斥他“忘祖”“软骨头”。   很快,他的微博账号被封,据传工作也丢了,所在公司更是火速与他撇清关系;那位胡姓教授,也渐渐从电视等公众平台上销声匿迹。   这是社会心态的深刻转变,尤其是Z世代,他们看着华为、大疆、比亚迪等国产品牌在全球舞台上发光发热,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种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让“崇洋媚外”的“投降论”彻底失去了市场。   如今七年过去,再回头看那场关于“投降”还是“抗争”的争论,答案早已一目了然。   “投降论”之所以破产,是因为它用静止、孤立的眼光看待美国的压力,却完全忽略了中国作为大国的庞大内在韧性和动态发展潜力。   真正的强者从不会靠“投降”求生存,而是靠不断提升自身实力筑牢防线一样,一个国家的发展也从不会依赖别人的施舍,只有把腰杆挺直,把核心技术和关键产业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七年前马臣口中的“最后投降时机”,如今成了笑柄;七年前他们担忧的“跪着生存”,变成了中国在全球舞台上越来越硬气的话语权。   历史用事实告诉我们,面对外部的惊涛骇浪,最可靠的“战舰”永远是我们自己造的,一个国家的真正底气,永远来自自身的实力和人民的信念。

0 阅读:1
福星徠说事

福星徠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