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的新消息!
刚刚房地产传来最新消息。
国统局付司长公开了这么一段话:
从前8个月情况看,受国内外形势变化影响,房地产市场虽有所波动,但商品房销售和住宅价格同比降幅还是在收窄,去库存成效继续显现,房地产市场仍朝着止跌回稳方向迈进。
但也可以看到,房地产销售仍在下降,修复需要一个过程,下一阶段,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还需要“继续努力”。
这段话很重要,为什么呢?
从市场预期管理来看,这番话打破了 “非好即坏” 的二元认知,以 “客观承认问题 + 明确积极趋势” 的表述方式稳定了市场信心。
一方面,官方没有回避当前市场面临的压力,这比较符合普通购房者对市场体感的认知,也避免因过度粉饰数据导致的信任流失。
另一方面,强调市场并非是“一路下行”,而是已经存在了边际改善的积极信号,这种“不回避困难、不忽视亮点”的表述,能有效引导市场主体去理性看待波动,避免恐慌性观望或者盲目乐观,为后续政策落地创造了更平稳的预期环节。
其实最近官方对房地产的提及又多了起来,包括前几天,非常懂国内经济的黄市长(中国金融 40 人论坛学术顾问、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在一场峰会上,着重强调:
经济改革离不开房地产的作用。
换句话说经济想好起来,纯靠资本市场拉动是不切实际的,还要房地产做压舱石。
为什么呢?因为不可忽略的是,资本市场只会让一小部分富起来,但房地产却是关联着上下游数十个行业,影响着数以亿计家庭的居住需求。
目前能承载几千万人就业的行业,还未出现,那么让房地产 “止跌回稳” ,就是宏观经济逐步恢复活力、民生保障持续加强的过程。
其实今年关于房地产数据的披露,跟我今年在全国各地调研的状况是一样的。
除了一二线城市整体交易还算不错,今年新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保持增长以外,其他能级的城市,也可以用萧条去形容。
今年民间讨论房地产的人,越来越少了,很多地方的中介门店都在大量倒闭,中介基本都去跑了外卖或者转型做了其他行业的销售。
这基本都来自于5年大调整的结果。
我看了一下数据,从2020年到现在,房地产建筑量差不多跌了65%,新房销售跌了60%多,土地批租量打了七折,金融系统信贷融资减去50%。
而房价,基本全国普跌,从2020年到现在,5年时间,跌幅普遍在40-50%左右。可以说,这5年,中国房地产出现了近20年以来最严重的调整,也是最刺骨的调整。
现在的房价不能说贵。
北京三环内,出现了2字头的房子,成都、武汉这些二线龙头城市,1万块钱的房子比比皆是,三四线或者小县城,房价更是回到了4-5千的范围内。
加上15%的首付,基本50万内在除一线以外的城市,都可以买到商品房。
也不能说没需求。
毕竟全国超过20年房龄以上的老房子,占比还在40%以上,全国大概有 1.5 亿户城镇家庭住房无电梯,占全国城镇家庭总户数占比约七成。
但现在依然有人说贵,是因为对房价上涨没预期,或者因房地产行业大跌,导致间接收入缩减后,更没有赚钱买房的能力了。
所以提升房地产最核心的方法,就是提高老百姓收入,释放真正的消费潜力,鼓励改善生活的长期目标。
但这又是一个比较长期的动作,等不及的。因为房地产跟经济通缩一样,房价跌,没人买,没人买,房价就更跌,是一个死循环问题。
那么短期内,如果想把房地产稳住,就必须通过宏观调控的能力,先行打破循环。这就是下一阶段,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还需要“继续努力”的原因。
那么到底该如何努力呢?
核心方法就是大规模收储。
今年9月,一旦量化宽松通道开启,政府会手握大量资金,去收购市场新房库存。
这个方式之前已经在深广试点成功,去年拿到了3万亿资金,今年估计还会有3万亿甚至是6万亿。如果未来推行到全国,可能会向市场购买20亿平方的库存,房地产就完全可以稳住。
这样,开发商过去野蛮生长的库存,就会变成国家储备的国有产权房屋,而后再租赁给老百姓做公租房。
老百姓用低于市场价的方式租到房子,就可以节省出更多的收入,用于其他层面的消费。
如果未来靠大资金能买入20亿平方住房,就可以解决2亿城市居民的居住问题,无论是农民工进城,还是大学生毕业,这才是保基础保民生。
之后开发商用这些钱,去还债,把地方的、银行的、建筑商、材料商、农民工等等所有群体的钱还完。
政府还可以把这些资产的租金打包发行债券,可以做到4%的利息收入,老百姓也可以参与购买。
那么这么循环下来,国家收储就能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
房屋去库存、地方解债务、老百姓低租保障房和理财新通道。
房价稳住以后,房屋持有者也恢复了消费信心。
这是目前房地产的最优解,也可能是唯一解。
最后,房地产在“止跌回稳”后,会进入一个新常态,迎来真正健康的成长。
过去很多人诟病中国房地产房价收入比太高,不合理。
但经过这么一轮大跌,目前全国房价收入比已经跌了一半,逻辑上年轻人可以通过10-20年,买到一套房。
如果考虑未来可能进入通胀时期的话,这个时间可能缩减到7-10年左右,是符合国际惯例的。
所以房地产未来最好的发展路径是,不把它拿来做拉动GDP的铁牛,而是承担长期国运的骆驼。
目前中国还在半山腰上,接下来经济目之所及还会进入新一轮冲顶。
产业升级后的科技正在爆发、芯片产业、AI、军工、机器人、新医药、高端制造业、新消费、进出口贸易、稀土有色金属、新能源汽车、绿色电力、储能等等等等。
而且很多行业已经登顶全球第一,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还具备城镇化建设的空间,那么未来都会反应到人民收入层面。
而房地产,大概率还会是国民资产的沉淀和改善生活的具像化表达。
所以不要着急,再等一等,房价还会随着GDP增长和新通胀,房地产行业发展,出现新的“匹配性”增长趋势,这个趋势在5年内基本可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