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美贸易协议迟迟未有进展,暂停关税措施不断推迟?实际上双方都在为最终不会签

世界聚焦点 2025-09-15 11:06:35

为什么中美贸易协议迟迟未有进展,暂停关税措施不断推迟?实际上双方都在为最终不会签订贸易协议做准备,为中美经济、科技与贸易脱钩做准备。那个时刻就是大国摊牌时刻! 中美贸易协议进展缓慢,主要因为核心分歧没解决,而这些分歧早已不是简单的贸易不平衡问题,更像是一场精心布局的战略卡位战,2025年4月,美国将对华关税一路飙到145%的荒诞数字,随后又宣布90天暂停期,这种关税过山车式的操作,与其说是谈判技巧,不如说是在为最终摊牌磨亮刀锋。 可美方呢?既没落实技术转让的承诺,连农产品采购的便利条件都不肯提供,反而一边催着中国买大豆,一边把高端芯片的出口阀门拧得更紧,这种既要又要的逻辑,暴露了谈判桌上的虚伪——他们要的根本不是协议,而是让中国永远当低端供应商。 现在关税早已沦为脱钩的工具而非谈判筹码,别看2024年中美贸易额还维持在6883亿美元的高位,这更像是暴风雨前的回光返照,美国先是打着芬太尼的幌子加税,接着又炮制出所谓对等关税,短短两个月就把税率从10%飙到145%。 中方的反制也毫不含糊,不仅对等加征关税,更直接掐住稀土出口的命门,把16家美国实体拉进黑名单,这种你来我往的极限施压,本质上是在测试彼此的经济抗压能力,为全面脱钩做压力测试。 投资领域的筑墙运动更是如火如荼,美国今年刚出台的行政令,直接禁止对华半导体、量子信息等核心领域投资,生怕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实现突破,有趣的是中国企业在美国仍雇佣着8.5万员工,特斯拉在华销量还在逆势增长,这种市场与政治的撕裂,恰恰说明经济规律与脱钩企图的激烈碰撞。 科技脱钩的双轨制已经清晰可见,美国靠着《芯片与科学法案》搞技术封锁,中国则用67.5万件知识产权执法案件筑牢创新防线,形成了各玩各的技术闭环,这种分裂在产业链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美国企业忙着把工厂搬到东南亚,中国则在新能源、人工智能领域加大自主研发,双方都在默默布局去对方化的供应链,悄悄转移各自的财产。 可以说,暂停关税的90天期限,不过是给彼此多一点准备时间的喘息,美国需要时间拉拢盟友构建排斥中国的贸易圈,中国则在加速双循环战略,把内需市场的蛋糕做大,从7590亿美元的美债持有量到836.9亿美元的对美投资存量,这些曾经象征紧密联系的数据,如今都成了可以有序减持的资产。 说到底,贸易协议的难产不是谈判技巧问题,而是大国发展路径的根本碰撞,美国想永远占据产业链顶端,中国不愿永远做组装车间,这种结构性矛盾注定了脱钩压力会长期存在,但历史终将证明,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谁也无法真正建起隔绝创新的高墙。 关税数字的游戏终会落幕,真正的较量永远在科技突破和产业升级的赛场上,毕竟大国摊牌的最高境界从来不是谁打败谁,而是谁能引领未来。

0 阅读:512

评论列表

钰南

钰南

2
2025-09-15 19:17

是的,中米一战不可避免!丢掉幻想,准备好战斗!

猜你喜欢

世界聚焦点

世界聚焦点

聚焦全球,捕捉新闻关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