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地下党员任远被俘。深夜,他轻声叫醒狱友,我重伤难治,日军已识破我身份,求你动手,别让我被折磨。 他不是怕死,是怕自己扛不住酷刑连累同志。地下工作这条线埋着多少人的命,他比谁都清楚。 电刑、水刑、钉竹签,能用的手段全用上,很多人不是叛变就是被折磨至死。 任远不是普通人,他是冀东军区联络部副部长,脑子里装着整个华北地下情报网络,一旦吐露半个字,后果不堪设想。 他叫醒的那个狱友,叫赵英臣,也是个硬骨头。两人之前并不认识,但在牢里互通过身份。 老赵后来回忆说,任远当时声音特别平静,就像商量明天早饭吃什么似的,但眼神里全是决绝。“给我个痛快,别让鬼子得逞”,这句话赵英臣记了一辈子。 那天晚上其实特别凶险。任远不是第一次尝试自尽,之前咬过手腕,但失血速度太慢,被日军看守发现了。 日本人故意不给他治伤,就让他瘫在那,等意志垮掉。但他们低估了这个人。真正的忠诚不是不怕死,是连怎么死都能自己选。 后来发生的事情很多人想不到,赵英臣没动手,但他帮任远策划了一次假死。两人趁着天没完全亮,用破被子弄出个人形,再撒上点血和灰。 第二天日本人进来的时候,任远已经“没气”了。日军军医粗略检查了下,真以为他没了,就把人扔去了乱葬岗。 奇迹似的,任远被当地老乡发现还有一丝温度,悄悄抬回去救活了。三个月后,他拖着还没完全康复的身体,又重新摸回组织、继续干地下工作。这段经历后来被他自己写进回忆录,标题就叫《忠诚》。 回头看这段历史,真正让人脊背发凉的,是那种在极端环境下依然保持的清醒与选择。任远不是要当英雄,他是不能辜负背后那群把命交给他的同志。 那个年代的人,信念真的能当饭吃。没有摄像头监控,没有指纹鉴定,可每一步都走得比今天刀尖还细。 活下来不是侥幸,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责任。活下来的人得把故事讲出去,得让后来的人明白,有人曾用命换来过我们的今天。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任远# 来源:《解放军报》2015年8月7日版《“隐形”英雄任远:铁窗下的生死抉择》
772团副团长王近山未经请示就伏击日军。战后他带着缴获的香烟找旅长陈赓请罪,避重
【1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