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所中学的食堂火了。不是因为饭菜好吃,而是因为学生吃饭时没椅子——整个食堂空荡荡的,只有几张桌子,学生都得站着吃。家长拍下视频发到网上,立马炸锅。有人问:“孩子才十几岁,站着吃饭,能吃好不?”学校解释说“为了节省空间,方便管理”,可这话一出,更多人不干了:这哪是管理,是把孩子当机器使唤? 说白了,这事不怪学校想省钱,怪的是我们总把孩子当“小大人”。你想想,放学后孩子累得脚发软,肚子饿得咕咕叫,还得站着啃馒头,这跟让大人下班后站着吃盒饭有啥区别?站着吃饭伤胃,容易消化不良,时间长了,孩子能有好身体?可学校只盯着“省空间”,没想过“省孩子命”。更扎心的是,这种事不是个例。有些学校连课间休息都挤得满满当当,学生连喝口水都没地方坐。他们以为省了点钱、占了点地,就能多考几分,可孩子累垮了,分数还能提上去吗? 最让人心酸的是,家长的反应。有妈妈在评论区哭诉:“我孩子每天回家说肚子疼,我问她为啥,她只说‘食堂没椅子’。”可学校呢?还理直气壮:“其他学校都这样。”这话听着像借口,其实暴露了教育的功利心——只关心分数,不关心人。孩子不是考试机器,他们是活生生的人。你愿意自己站着吃饭吗?你愿意孩子站着吃饭吗?如果连吃饭都得“站岗”,那学习的意义何在? 其实,问题早该被看见。我们总说“要为孩子好”,可好不是让孩子受罪。学校建食堂,不是为了摆样子,是让孩子吃得舒服、学得轻松。站着吃饭,不是省钱,是把孩子当外人。你可能觉得“小事一桩”,但日积月累,孩子心里早有怨气:为啥我不能坐?为啥学校不心疼我?这种委屈,比考试不及格更伤人。 你身边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事?比如学校要求学生排队半小时,没地方歇脚;或者课间十分钟,连喘口气都难。我们总在抱怨“教育压力大”,可压力从哪来?不就是从这些细节里一点点堆起来的吗?真正的教育,不是让孩子“忍着”,是让孩子“舒服着”。 你家孩子上学,食堂有椅子吗?或者,你有没有遇过学校“省小钱,伤大心”的事?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也许你的一个经历,就能让另一个家长明白:孩子不是苦行僧,他们值得一张椅子,也值得被尊重。 (案例来源:第一现场)
湖南江永,一名小学生回家后吃饭狼吞虎咽,家长觉得不对劲,明明在学校都吃了,怎么到
【1评论】【1点赞】
用户41xxx03
站着上课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