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原定当天赴美接回被拘留公民的包机因“美方情况”推迟,这已是年内第3次类似延宕。 李在明上台没多久,就得面对韩美关系里的移民疙瘩。7月两国签贸易协议,韩国答应投3500亿美元到美国,换来关税降到15%,表面双赢,可细节谈得费劲。韩国企业想在美国建厂,技术工人签证却卡得死死的,派人过去监督都难。这不,现代汽车和LG新能源的电池厂在佐治亚州投了43亿刀,正热火朝天建着。9月4日,美国移民海关执法局突然行动,抓了475人,其中317个韩国公民。这些人多是技术员,本来持B-1签证短期工作,帮着组装生产线。美方说他们非法滞留,韩国政府急眼了,外交部立马开会,派人去交涉。赵显外长亲自打电话给美国国务院,强调这是合法投资项目,不能这么一锅端。特朗普政府移民政策铁板一块,上台后就加强执法,这次是史上最大单点行动,特工直奔工厂,不留情面。 交涉过程拉锯了好几天。韩国大使馆工作人员天天跑拘留中心,带文件证明签证有效,美方律师死咬移民法条款,说逾期逗留就得处理。9月7日,总算谈妥,自愿离境不记驱逐令,韩国赶紧租波音777包机,360个座位够用。飞机从仁川飞亚特兰大,准备接人。可9月10日,本来一切就绪,工人上巴士去机场,美方又出幺蛾子,说内部程序有变,特朗普亲自插手,指示别用手铐,但审核文件得重来。韩国团队傻眼,这已经是第三次了,早几个月两次遣返也因为签证细节拖堂。外交部新闻会上,赵显直言美方情况不明朗,记者追问细节,场面有点尴尬。李在明总统办公室里,听汇报时眉头紧锁,这事儿不光丢人,还影响投资信心。话说,美韩是铁杆盟友,前阵子李在明8月访美,和特朗普在白宫聊得热乎,握手拍照,谈制造业合作,怎么转眼就翻脸? 特朗普的移民铁腕,让韩国企业叫苦不迭。他上台后,坚持美国优先,打击非法移民不手软,这次工厂突袭就是例子。那些韩国工人,本不是黑工,在大项目里出力,本该是合作典范。可美方执法时,一视同仁,抓了再说。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帖,说外国公司得守移民法,不然别想进门。这话听着有理,但签证审批本来就慢,H-1B和技术签证名额少,韩国人怎么合法过来?结果呢,工厂停工,供应链乱套,现代汽车高管算账,损失上亿。韩国商会跳出来抗议,说这会寒了外资心,3500亿投资承诺还能落实吗?李在明政府得两头平衡,一方面维护企业利益,一方面顾及盟友脸面。外交部加班加点,视频会议连轴转,美方国土安全部官员反复核查名单,韩国代表摊开数据,证明工人贡献。整个过程,暴露了特朗普政策里的矛盾:喊着吸引外资振兴经济,却用移民墙挡路,韩国夹在中间,进退两难。 这事儿闹大后,国际媒体都盯着。彭博社分析,说特朗普的MAGA口号下,外资投资美梦变噩梦。韩国工人被抓后,面临俩选择:马上走,五年内禁入美;或留下来等审判,好几个月关着。多数人选前者,收拾东西上飞机。美方后来让步,不用身体约束,特朗普也顾及韩美关系,但核心没松口。韩国企业界震动,现代和LG联合声明,说会评估未来投资风险。佐治亚州当地居民本来就对工厂不满,觉得抢了本地工作,这次突袭后,情绪更复杂,有人支持执法,有人担心经济损失。李在明上台百天,股市还创新高,这移民风波却泼了盆冷水。他强调,韩美同盟稳固,但得谈开签证问题,推动新协议。话说回来,美国超级大国作风就这样,只顾自家利益,盟友感受次要,韩国作为亚洲关键伙伴,这次被动挨打。
9月10日,原定当天赴美接回被拘留公民的包机因“美方情况”推迟,这已是年内第3次
文山聊武器
2025-09-12 18:39:31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