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到人民日报了!”北京,俩孩子没去观礼台看阅兵仪式,也没有在电视手机上看,更没

语蓉聊武器 2025-09-12 10:37:51

“火到人民日报了!”北京,俩孩子没去观礼台看阅兵仪式,也没有在电视手机上看,更没有去学校看,竟然在自家屋顶上看阅兵,而且十年三次阅兵都在屋顶看的!这俩孩子已经超过99.9%的同龄人了。孩子慢慢长大,祖国不断强大。 三段视频,同一个屋顶,十年光阴。   北京这户人家的屋顶最近成了话题,连人民日报都转了相关的内容。   说的是两个孩子,十年里三次看阅兵,既没去观礼台,也没守着电子屏幕,就认准了自家屋顶这个地儿。   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那天,屋顶上的少年已经14岁。   他们自己搬来垫子,拿着手机对着远方,等着阅兵开始。   没有雀跃,也没有喧哗,就那么安静地坐着,像是在等待一个熟悉的老朋友。   时间往回拨六年,2019年国庆70周年,屋顶上是两个七八岁的小学生。   他们不用大人扶着,自己稳稳地坐在小板凳上,看着战机编队从天上飞过,彩烟在蓝天上划出弧线,忍不住跟着欢呼拍手,眼睛里满是兴奋。   再往前数四年,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屋顶上是两个三四岁的小不点。   被家长抱在怀里,天上战机轰鸣着掠过,他们吓得往大人怀里缩,却又忍不住从臂弯里探出头,好奇地盯着那些会飞的“铁家伙”,那模样被镜头悄悄记了下来。   谁也没想到,这三次在屋顶的观看,会被剪辑成一段视频传开。   视频里,孩子从需要呵护的幼儿长成有主见的少年,而远处的阅兵队伍,装备一年比一年精良,气势一年比一年昂扬。 战机是真的在飞,队伍是真的在行进,身边的日子也是真的在变好——高铁越跑越快,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航天飞船一次次飞向太空。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比任何说教都来得实在。   想起成都有户人家,连续十五年带孩子去社区广场看国庆升旗。   从孩子被爸爸举在头顶,到自己报名当小小护旗手,每次国歌响起,那孩子眼里的光都在一点点变亮。   其实爱国这事儿,真不用搞得多复杂。   屋顶上的十年,广场上的十五年,都是用最朴素的方式,让孩子在日常里慢慢感受。   孩子在长大,国家在变强,这些藏在时光里的印记,比任何口号都更有力量。   至于那99.9%的说法,倒也不必太较真。   每个家庭有自己的方式,重要的是,那些关于国家的记忆,能像屋顶的阳光一样,暖暖地照进心里,扎下根来。 现在学校教爱国,不是背课文就是画手抄报,孩子懵懵懂懂应付差事。 可这屋顶上的观看不一样,飞机是真的飞,队伍是真的走,轰鸣声就在耳边,这种真实感比啥都强。 从三四岁躲怀里,到14岁自己录视频,孩子眼里的光都变了,从好奇到自豪,这才是慢慢长在心里的东西。 想起自家娃,国庆让看阅兵非要看动画片,说没意思。看来不是孩子不懂,是咱们没找对方式。 成都那家人看升旗也是一个理,日子久了,不用教,孩子自然就懂了。 这种藏在日常里的爱国,比喊十句口号都管用。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942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86

用户10xxx86

6
2025-09-12 14:49

老胡同四合院,太牛逼了吧

回不去的昨天呀

回不去的昨天呀

3
2025-09-12 14:48

真是好位置啊!

北风

北风

2
2025-09-12 15:08

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未来的守护天使

猜你喜欢

语蓉聊武器

语蓉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