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快咽气的赵丽蓉在家人的帮助下穿好寿衣,立好遗嘱,嘱咐儿孙们:“我就是

良奥谈娱乐圈 2025-09-11 19:38:20

2000年,快咽气的赵丽蓉在家人的帮助下穿好寿衣,立好遗嘱,嘱咐儿孙们:“我就是一个老百姓,要平凡地来,平凡地走。 遗嘱是用红色铅笔写在旧记事本上的,她对名利只字未提,只说:“奖杯愿意留的就留着,不愿意就捐给剧团当纪念。” 此刻的平静,是她用一生苦难淬炼出的豁达。1928年生于天津宝坻的赵丽蓉,1岁被抱上戏台当“彩娃子”,6岁登台演“童儿”,从此在评剧班子里颠沛流离。 32岁那年,丈夫盛强在农场病故,留给她两个幼子和一贫如洗的家。邻里背后叫她“扫把星”,她却不声不响地接戏、排练,把丧夫之痛揉进舞台的包袱里。 36岁时在家人的劝说下嫁给了小叔子盛弘,却再度遭遇命运重击,唯一的女儿患脑瘫夭折,1984年盛弘又因心脏病猝然离世。 接连失去三位至亲,她深夜躲在阳台抽烟痛哭,天亮却画好眉毛笑着出门:“观众等着看呢,不能撂挑子。” 正是这份“不撂挑子”的执着,让她在60岁后迎来艺术巅峰。1988年首登春晚演《急诊》,此后与巩汉林搭档的《如此包装》《打工奇遇》连获小品一等奖。 台上那句“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成为国民记忆,台下却藏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苦功。 因不识字,她请人把台词念给自己听,硬生生背下全部剧本;为在《打工奇遇》中写“货真价实”四个毛笔字,她苦练数月,用掉一麻袋宣纸。 1995年演《如此包装》时,她腿部严重积水,结束时踉跄跪地,观众笑称经典设计,实则她疼得险些晕倒。 1999年演《老将出马》时已是肺癌晚期,台下咳血,台上却唱着“来是come去是go”,靠吸氧才撑回家。 她总说:“喜剧嘛,不就是悲剧加时间。”把个人苦难升华为大众欢乐的背后,是她对“货真价实”四字的终极践行。 当医生宣布肺癌晚期最多活半年时,她反倒安慰家人:“别瞒着我,该唱戏唱戏,该过日子过日子。”生命最后几个月,咳得浑身颤抖,却还在深夜握住儿子的手轻声说:“我很痛苦,让我走吧。”临终前她唯一遗憾的,是“没能让妈享上福”。 2000年7月17日晨,赵丽蓉望着窗外阳光笑了笑,安静闭上眼睛。三万多群众自发涌向八宝山,有人举着“宫廷玉液酒”的牌子,有人喊“赵奶奶一路走好”。 倪萍、陈佩斯等明星被人群挤得难以进场。这场面与她“平凡地走”的遗愿截然相反,却印证了巩汉林的那句评价:“人民用脚投票,乌泱泱的人海就是对她最大的念想。” 二十五年过去了,当“货真价实”成为识别间谍的暗号,当年轻人仍用她的台词玩梗时,我们才懂:赵丽蓉留下的不是小品,而是一个时代对真实的渴求。 她一生未曾识字,却写透了“艺术”二字最重的笔画——那是在绝望中捧出的欢笑,在浮华里守住的平凡。 信息来源: 央视网《追忆赵丽蓉:平凡一生,艺术永恒》 《中国文艺》专访赵丽蓉长子盛福春

0 阅读:33
良奥谈娱乐圈

良奥谈娱乐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