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11年12月,北直隶巨鹿县的冻土上,一支残破的明军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悍将卢

历史破局者 2025-09-10 10:43:29

崇祯11年12月,北直隶巨鹿县的冻土上,一支残破的明军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悍将卢象升披麻戴孝凝视着远方滚滚烟尘——那是数万清军铁骑扬起的死亡信号。 “督师,我们只剩三天口粮了。”副将杨陆凯低声禀报。 卢象升缓缓转身,麻衣下的铁甲铮铮作响:“朝廷的粮草还没到么?” “杨嗣昌部推说道路被阻,高监军则称...”杨陆凯语带哽咽,“称无粮可调。” 卢象升望着眼前面黄肌瘦的士卒,心如刀绞。这些跟随他转战千里的儿郎,已经多日未见粒米,开始啃树皮、煮皮甲充饥。 三个月前,卢象升正在江南家中守孝。父亲新丧,他按制辞去宣大总督之职,终日素服素食。然而清军突破长城,京师告急,崇祯帝连发八道金牌催他复职。 “大人不可啊!”老仆跪地哭劝,“热孝在身出征,于礼不合,必遭非议!” 卢象升望着北方烽火,泪落孝衣:“国事至此,安能拘小节?父在天之灵,必知我心。” 他连夜召集旧部,却发现能调动的只有宣府、大同、山西三总兵麾下残兵,不足两万人。更令他心寒的是,兵部尚书杨嗣昌、监军太监高起潜掌握着十万精兵,却按兵不动。 巨鹿贾庄的寒夜里,卢象升召集最后将领。 “杨嗣昌克我军粮,高起潜调走关宁铁骑,我等已成孤军。”他平静地扫视众人,“诸君可自寻生路。” 总兵虎大威猛地站起:“末将随督师死战!” “愿随督师死战!”帐中吼声震天。 此时清军阵中射来劝降书,许诺高官厚禄。卢象升提笔疾书:“宁战死,不苟活!”掷笔于地,对众将道:“吾辈受国恩,惟有一死报效!” 十二月十一日黎明,清军发起总攻。 饥肠辘辘的明军结阵迎敌。没有箭矢,他们就拆屋取梁作滚木;没有火器,就收集碎铁制成蒺藜。卢象升身先士卒,麻衣已被鲜血染成暗红。 “督师!西南方向有兵马!”哨兵突然惊呼。 将士们精神一振——莫非援军到了? 然而那支兵马始终冷眼旁观。远远望去,分明可见高起潜的帅旗在风中招展。 希望彻底破灭。明军最后的气力仿佛瞬间被抽空,阵线开始崩溃。 卢象升亲率家丁数十人突入敌阵,左冲右杀。清军惊惧,疑有伏兵,暂退半里。 “督师!您的马!”亲兵惊呼。只见卢象升的坐骑浑身是血,突然哀鸣倒地。 他徒步挥刀,连斩三敌。一支箭矢穿透他的右臂,长刀落地;又一箭中左胸,麻衣顿时浸透鲜血。 “保...保百姓...”这是他最后的话语。 杨陆凯为护主帅遗体,扑在卢象升身上,身中二十四箭而亡。五百亲兵无一降敌,全部战死。 战后,杨嗣昌竟诬卢象升临阵脱逃。而巨鹿百姓冒死藏匿其尸,八十老翁许氏泣血作证:“老朽亲眼见卢督师血战至死!” 月余,卢象升遗体运回宜兴。开棺时,人们见他仍着麻衣孝服,面色如生,手中紧攥崇祯皇帝几年前所赐尚方宝剑。 崇祯帝后来追赠太子少师,却终未严惩杨嗣昌、高起潜。直到南明弘光朝,才追谥他为“忠烈”。#崇祯大帝# #卢象升算不算是一门忠烈#

0 阅读:64

猜你喜欢

历史破局者

历史破局者

打破迷局,解读历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