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部长摊牌了,暗示印度必须退出“金砖”,预测莫迪2个月内必滑跪? 当地时间9月5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的一番话彻底点燃了美印之间的火药桶。他在采访中不仅给印度列出了三个必须完成的“任务”,还放出狠话,说莫迪政府最多两个月就会乖乖低头,到美国来“道歉”谈判。 这番话刚出口,印度的反应就来了,9月6日,莫迪直接取消了前往联合国大会的行程,转而换成了外长苏杰生出席,用行动给了美国一个明确的回应。 毕竟卢特尼克提出的三个要求,每一个都戳在印度的痛处。先是要印度退出金砖组织,这话听起来就把印度的实际利益放在眼里。 这些年金砖给印度带来的好处实实在在,新开发银行已经给印度批了几百亿美元的贷款,用来修公路、建电厂,这些都是印度发展最需要的东西。 而且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已经占了印度外贸的五分之一还多,真要退出,损失的可不是一星半点。美国只想着让印度选边站,却完全不管印度的经济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合作平台。 让印度停止买俄罗斯石油,更是难上加难。现在俄罗斯已经是印度最大的石油供应国,每天运来的原油比沙特和伊拉克加起来还多。 关键是俄罗斯的石油价格实在划算,帮印度省了不少钱。印度财长最近就明说,不仅不会少买,还要再多买一成多。 这背后的道理很简单,谁会放着便宜又稳定的能源不用,非要去买贵的呢?美国自己都在大量进口俄罗斯的能源产品,却要求印度切断合作,这样的双重标准谁能接受? 至于开放市场,更是牵扯到印度的基本盘。美国想要印度放开农产品和乳制品市场,但印度农民数量庞大,一旦外国低价产品大量涌入,多少农民会失去生计? 莫迪能在选举中获得支持,农民群体是重要力量,这种触及根本利益的要求,显然不可能轻易答应。美国只看到自己的企业想赚钱,却无视印度的社会稳定需求,这样的谈判怎么可能谈得拢? 卢特尼克敢说“两个月内必滑跪”,大概是觉得美国手里的筹码够硬。确实,美国最近对印度商品加征了高额关税,覆盖了纺织品、珠宝这些印度的主力出口产品,对相关行业影响不小。 但美国可能忘了,印度手里也有反制的牌。最近印度就暂停了几十亿美元的美国军购,包括装甲车和反潜机,还取消了防长的访美计划。 这种硬碰硬的态度,和以前那个容易妥协的印度不太一样了。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的反应,他一边说把印度和俄罗斯推向中国是自己的失误,一边又嘴硬说和莫迪关系“兄弟般好”。 这种前后矛盾的表态,反而暴露了美国的焦虑。他们既想让印度听话,又不想真的失去这个在印太地区的重要伙伴。但霸权思维让他们习惯了发号施令,不懂得平等协商的道理。 就像印度网民在网上说的,美国总把自己当老大,可印度不是谁的小弟,凭什么要听你的? 印度这次硬气,背后是有底气的。能源方面,他们和俄罗斯的合作越来越深,9月份的进口量还要增加。 经济上,印度正在想办法扩大和中国、欧洲、中东的贸易,慢慢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外交上,莫迪高调参加上合组织峰会,就是在展示自己的多元外交。这些动作都在说明,印度不想把所有鸡蛋放在美国一个篮子里。 其实印度对金砖的态度一直很复杂。当初积极推动金砖发展,是想借着这个平台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摆脱西方主导的体系限制。 但随着国内政治变化,又开始和亲西方的政策靠拢,对金砖扩员之类的事情变得消极。 可即便如此,要让印度彻底退出这个能带来实际利益的机制,也没那么容易。毕竟金砖给了印度一个和其他大国平起平坐的机会,这种话语权可不是美国能给的。 美国可能没算到,他们的施压反而让印度更清楚自己的利益所在。印度军队里六成以上的装备都是俄罗斯造的,真要突然换成美国货,不仅花钱多,还可能玩不转。 这种现实利益面前,所谓的“选边站”根本不切实际。美国总想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却忘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难处和考量。 现在的局势很微妙,美国的关税大棒已经挥下来了,印度的反制措施也接二连三。卢特尼克的两个月预测能不能成真,谁也说不准。 但有一点很明显,印度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表明态度:可以合作,但不能被胁迫;可以协商,但不能丢底线。 特朗普政府可能还没适应,现在的世界已经不是美国说一不二的时代了。想让别的国家牺牲核心利益来配合自己的战略,这种霸道做法越来越行不通。 印度这次的反应,或许就是一个信号,说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敢于对不合理的要求说不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吧。 参考资料:印媒:与美国关系紧张,莫迪取消赴联合国行程 2025-09-06 16:03·观察者网
美国部长摊牌了,暗示印度必须退出“金砖”,预测莫迪2个月内必滑跪? 当地时间
波览历史
2025-09-07 01:41: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