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一女孩被录取到离家仅需二十分路程的一所大学,9月5号开学这天,父母来送女孩上学时,这爸爸就因女孩学校离家很近,全程高兴得嘴角就没合上过。 这位老爸的笑容背后,藏着多少中国家庭才懂的酸甜苦辣。孩子走不远,意味着周末能回家喝碗热汤,衣服攒着能拿回来洗,甚至突然想吃妈妈做的红烧肉,骑个电动车就能冲回来。哪像那些送孩子去千里之外的父母,转身那一刻眼泪都往心里流。 河南考生一旦被外地录取,往往意味着半年才能回一次家。郑州本地高校录取率虽然逐年提高,但能像这姑娘一样“家门口上大学”的仍是少数。 父母之爱,最终都落在饭桌、行李和那双送别的眼睛里。他们不是不想让孩子高飞,只是舍不得那份扯不断的牵挂。如今升学就业压力大,子女教育成本高,这种“近距离团圆”反而成了奢侈品。 不少网友直言羡慕,有人说自己当年去东北读书,绿皮火车晃了二十八小时;还有家长苦笑,送孩子去广州,回来对着空房间整整一个月没习惯。距离带来的不只是思念,还有实实在在的经济负担——一张机票上千块,四年下来路费都够买台新电脑 无论如何,这一刻的笑容真实而温暖。教育的本质不是将孩子推得越远越好,而是给他们选择人生的能力。无论是在家门口还是天涯海角,心踏实了,到哪里都是晴天。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大学开学 开学
河南郑州,一女孩被录取到离家仅需二十分路程的一所大学,9月5号开学这天,父母来送
小栗子说事
2025-09-07 01:35:13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