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再遭重罚:监管层开出8725万元天价罚单|大鱼财经

新黄河 2025-09-05 18:53:58

9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新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相关贷款、票据、同业等业务管理缺乏审慎性,以及监管数据报送存在不合规问题,被处以8725万元的巨额罚款。

与此同时,多名相关责任人员也受到了相应处罚:陈成天、刘建新两人被给予警告处分,钱建华、何羽、吕玉梅、涂超四人则被警告并处以总计20万元的罚款。

违规问题频发,年内已累计受罚超1570万元

这已不是华夏银行2025年以来首次接到监管罚单。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华夏银行至少有17家分支机构因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受到行政处罚,累计罚没金额已超过1570万元,涉及责任人员超过30名。

从违规类型来看,信贷业务管理不规范成为“重灾区”。8月底,华夏银行温州分行因贷款“三查”工作不到位、信贷资金遭挪用、违规发放借名贷款等问题,被罚款170万元。更早之前,该行太原北城支行一名副行长因贷后管理失职,被处以7年禁业的处罚。

此外,7月华夏银行连续收到三张罚单:太原杏花岭支行因贷后管理不到位被罚30万元;石家庄分行因违规向风险客户新增贷款以掩盖不良资产、违规调整资产五级分类等问题被罚65万元;廊坊支行同样因贷后管理问题被罚30万元。

年初至今,华夏银行南昌分行、宁波分行、深圳分行等多家分支机构均因信贷、票据、反洗钱等业务违规而遭受处罚,其中深圳分行单笔罚款金额高达560万元。

经营承压明显,半年报显示营利双降

在监管处罚频发的背景下,华夏银行的经营业绩也面临不小压力。根据8月底公布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该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55.22亿元,同比下降5.86%;归属股东净利润114.70亿元,同比下滑7.95%。记者对比发现,在9家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中,华夏银行营业收入增速排名倒数第二,净利润增速垫底。

值得关注的是,华夏银行的盈利能力指标出现全面下滑。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42%,较去年同期下降0.27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分别下降0.04和0.71个百分点。同时,反映银行盈利核心能力的净利差和净息差也双双收窄,分别下降0.02和0.04个百分点。

华夏银行在资产质量方面继续“领跑”同业。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60%,虽与年初持平,但仍在9家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中位居首位。拨备覆盖率为156.67%,较年末下降5.22个百分点,显示其风险抵御能力有所减弱。

资产质量分化严重,个人贷款风险上升

深入分析华夏银行的资产质量结构,可以看出明显的分化趋势。对公业务方面表现相对稳健,公司贷款不良余额224.35亿元,较年初减少24.61亿元,不良率也下降0.23个百分点至1.36%。

但个人贷款业务却成为风险集中爆发点。上半年个人贷款不良余额增加至162.35亿元,较年初大幅增加32.17亿元,不良率攀升0.47个百分点至2.27%。其中,非房贷类个人贷款的风险尤为突出,整体不良率约3.07%,远高于以住房抵押为主的个人贷款1.21%的不良率水平。

面对不良资产压力,华夏银行采取了“清仓甩卖”策略。8月份,该行信用卡中心公开转让7个个人不良贷款资产包,未偿本息总额合计107.89亿元,但起始价仅2.45亿元,相当于以0.23折的超低价格处置这些不良资产。

华夏银行的盈利结构也暴露出过度依赖金融市场业务的问题。该行利息净收入已连续15个报告期同比下滑,2025年上半年降至305.74亿元,仅为2021年上半年峰值的75.6%。

为弥补传统利息收入的不足,华夏银行近年来加大了对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等金融市场业务的依赖。2024年这些业务为该行贡献了236.1亿元收益,有效对冲了利息净收入的下滑。但这种盈利模式的脆弱性在2025年一季度充分暴露:公允价值变动直接出现24.7亿元亏损,导致该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骤降17.7%和14%。

尽管二季度金融市场业务有所恢复,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分别贡献63.3亿元和22.9亿元,但这种高度依赖市场行情的盈利模式,投资者对可持续性仍存疑虑。

0 阅读:258
新黄河

新黄河

新黄河客户端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