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一段话:“要不要在农村老家盖房?我的建议是,必须盖,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盖,没有宅地的,买一块宅地也要盖,没有钱的,借钱也要盖,就算盖三间普通的小瓦房也要盖,就算盖了不住,咱也得盖。 因为农村的房子才称得上是家,在农村盖了房子,就相当于咱在这个地球上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块地,有了几间房,住在自己盖的房子里边,就算喝稀粥,都是香的,睡觉都是踏实的。有些人也许一辈子都不会懂,老家盖的是房子吗,是一个人的根!” 要不要回老家盖个房子?这事儿吧,我觉得,说到底还是看你自己心里怎么想,手里有没有余钱,愿不愿意为这份念想买单。 有人说,老家有套房,才算有根。这话听着挺暖,但也别让它成了心里的负担。 房子是死的,人是活的。真正让你踏实的,从来不是那几堵墙、几片瓦,而是里头住着的人,和你心里装着的那份牵挂。 有钱有闲,喜欢老家的清静,惦记着回去养老,那盖!盖得舒舒服服的,院子里种点花、养条狗,周末带孩子们回去跑一跑,多好! 那是你的选择,你的日子,你乐意,就值。 但如果手头紧巴巴的,为了盖房得咬牙借钱,省吃俭用好多年,那咱也得琢磨琢磨,值当吗? 房子盖好了却空着,每年还得修还得管,你住不进几次,反而成了心头一块沉甸甸的石头,那这房,盖来又是为谁辛苦,为谁忙? 说到底,房子不等于家。家在哪儿?家在人那儿。有家人的地方,哪怕租个小屋、吃碗素面,心里也是暖的、稳的。 你小时候觉得香的那碗粥,真的只是因为粥本身吗?不是因为妈妈熬的、爸爸盛的、一家人围坐着说笑的那个场景吗。 所以啊,别被一句话绑架了选择。你想盖,就轻轻松松地去盖;不想,也别勉强。 你的根不在砖瓦里,而在你珍惜的人身边,在你自己的心里。 无论住在哪儿,只要心是定的,身边有爱,那就是家。 祝每一个看完这段文字的你:得偿所愿、健康快乐!
终于明白为什么美国人要建木房子了
【1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