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七年,马皇后的从侄、贵州都指挥使马烨,当众下令剥去奢香夫人的衣衫,打了数十鞭。事发后,当地土司想要起兵报复,奢香夫人劝阻说:“我无碍,此事就这样了。” 奢香夫人是彝族恒部扯勒君长奢氏的掌上明珠,在17岁时嫁给了水西彝族默部首领、同时担任明朝贵州宣慰使的霭翠。 婚后,奢香夫人主动协助丈夫处理地方政务,凭借敏锐的政治眼光与出色的协调能力,在彝族各部落中赢得了极高的声望,族人们尊称她为 “苴慕”,在彝语里,这正是 “君长” 的尊贵称谓,足见其在族内的地位。 在奢香夫人23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夺走了霭翠的生命,按照当地彝族 “夫死妻继” 的承袭制度,她临危受命,以摄政的身份接任贵州宣慰使一职。 后来,马烨出任贵州都指挥使,引发了矛盾冲突。 马烨自恃是马皇后的亲属,摆出一副 “皇亲国戚” 的傲慢姿态,行为飞扬跋扈,毫无顾忌。在他的认知里,无论是奢香夫人还是各地的土司,都是需要剪除的对象。 有一次,马烨率领军队前往水西土司的管辖区域巡查时,奢香夫人为维护双方关系,以隆重的礼仪迎接他的到来。迎接现场,地面上铺满了象征吉祥与尊重的松叶,锣鼓声、号角声震天动地,民众列队欢迎,场面盛大而庄重。 在随后举办的欢迎宴会上,奢香夫人更是精心准备了当地的特色物产与经典菜肴,希望能让马烨感受到诚意。 然而,当侍女端上宴席的压轴菜品,彝族传统美食麻辣阿排与犀牛角(一种当地特色食材烹制的菜肴)时,马烨尝了一口便被辣得连连咳嗽,满脸通红。 马烨非但没有体谅地域饮食文化的差异,反而借此大发雷霆,猛地站起身一脚踢翻了餐桌,菜肴与餐具散落一地。 随后,马烨质问奢香夫人:“你竟敢在菜中下毒害我?” 不等奢香夫人辩解,马烨便不顾在场彝族土司与官员的阻拦,命令随身侍卫将奢香夫人强行拿下,粗暴地撩开她的衣衫,用皮鞭狠狠抽打她的背部。 鞭打过后,马烨还不解气,又命人将奢香夫人驱逐出宴会厅。就这样,在族内享有很高威望的奢香夫人,蒙受了这场堪称奇耻大辱的 “裸笞” 之刑。 奢香夫人带着满身伤痕与屈辱返回自己的大寨后,“马烨辱打宣慰使” 的消息迅速传开。 彝族各部落的首领得知此事后,无不怒火中烧,义愤填膺。他们纷纷聚集到奢香夫人的大寨,强烈要求立刻集结兵力,向马烨的军队发起进攻,为奢香夫人报仇雪恨。 不少首领甚至已经开始清点部落内的青壮年,准备武器装备,一场大规模的冲突似乎已不可避免,局势紧张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奢香夫人强压下心中的屈辱与愤怒,她清醒地意识到:如果此时起兵反抗,恰好中了马烨的圈套。 奢香夫人耐心地向各位部落首领分析局势,劝说他们放弃冲动的想法。 在奢香夫人的反复劝说与理性分析下,原本情绪激动的部落首领们渐渐冷静下来,放弃了起兵的计划,一场即将爆发的大规模冲突就这样被暂时平息。 但这并不意味着奢香夫人选择了忍气吞声,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亲自前往大明都城南京,向朱元璋面陈冤情。 奢香夫人带着几名亲信随从,历经数月的艰难跋涉,终于抵达了南京。 面对威严的朱元璋,奢香夫人没有丝毫胆怯,她从容的讲述了自己的家世背景,以及她与丈夫霭翠多年来如何尽心尽力守卫西南边疆、协助朝廷稳定地方的功绩。 随后,奢香夫人话锋一转,控诉了马烨在贵州的种种恶行。 朱元璋听完奢香夫人的陈述后,陷入了沉思,奢香夫人治理下的水西地区,多年来一直对朝廷恭顺有加,从未有过反叛之举,马烨的做法显然过于激进,甚至可以说是 “邀功心切,不顾大局”。 最终,朱元璋不仅赏赐给奢香夫人大量珍贵物品,还正式册封她为 “顺德夫人”,不过提出了一个 “交换条件”:希望她能为大明做出相应的贡献,以回报朝廷的公正处置。 面对朱元璋的要求,奢香夫人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向朱元璋承诺:“若朝廷能惩处马烨,我愿率领水西民众开凿山路、修建驿道,为朝廷驿使的往来提供便利,打通贵州与中原的交通要道。” 朱元璋雷厉风行,当即下旨将马烨召回南京。 奢香夫人返回贵州后,马上着手兑现自己对朱元璋的承诺,她召集水西各部落的青壮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启动了规模浩大的驿道修建工程。最终成功开辟出了以偏桥为中心的两条重要驿道。 除了在交通建设上取得成就,奢香夫人还主动中原的文人学士前来授课,向彝族民众传授中原先进的文化知识、手工业技艺以及农业耕种与纺织技术。 在奢香夫人的努力下,当地形成了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良好局面,社会秩序稳定,经济文化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的景象。 然而,天不假年,英才早逝,奢香夫人在36岁时因积劳成疾,不幸病逝,结束了她短暂却无比辉煌的一生。
1384年,明朝驻贵官员马晔,以“聚众谋反”的罪名,把奢香夫人抓到贵阳,当众下令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