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天时间,胡塞武装就开始找以色列复仇了!9月1日,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发文官

小张主张 2025-09-01 22:32:31

短短一天时间,胡塞武装就开始找以色列复仇了!9月1日,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发文官宣,以色列油轮被导弹袭击,并且船只发生了剧烈的爆炸,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样大规模的袭击,居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说白了,这场袭击更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复仇剧本”——狠话刚放,导弹就到,但偏偏又留了一线,没伤人命。   胡塞武装这波操作,简直是“说到做到”的极端版。9月1日,他们的发言人叶海亚在社交平台上官宣:我们用导弹打中以色列油轮了,炸得轰轰烈烈,但神奇的是——没人伤亡!   是不是听起来有点像动作大片里那种“炸楼不炸人”的桥段?这也让不少人疑惑:“这是在搞‘精准复仇’吗?只炸财产不伤人,是警告?还是技术误差?”   其实这不是胡塞武装第一次对以色列“隔空出手”。自从巴以冲突升级以来,这支也门的武装力量就多次声明支持哈马斯,并频频对红海、阿拉伯海区域的“以色列关联船只”发动袭击。   但这次特别引人关注的是两点:一是速度极快,头天刚放话,第二天就出手;二是“零死亡”结果,让整件事蒙上了一层微妙的气氛。   有军事爱好者分析说,胡塞武装这几年导弹技术确实有进步,不像早年随便乱打一气。他们现在用的导弹和无人机,有不少是伊朗支持的,能实现较远距离打击。但“打中”和“打毁”是两回事,真要造成大规模伤亡,光有导弹还不够,还得有精确的情报与指挥体系。   而另一方面,也有人猜测:是不是故意不伤人?作为一种“可控威慑”?既展示了能力,又避免局势彻底失控,还能在国际舆论上留点余地——你看,我狠归狠,但我不滥杀。   这种“表演式袭击”在当代冲突中越来越常见。不像传统战争你死我活,现在很多行动都带着强烈的符号意义:我打你,是为了告诉你“我能打你”,我不杀人,是说明“我收得住”。这是一种混合战、心理战,更是做给盟友和敌人看的一场秀。   不过我们不能忽略的是:红海海域是全球能源运输的关键通道,这类袭击一旦常态化,势必推高油价、引发区域安全危机,最后买单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整件事最让人细思极恐的是:现代战争不再只是硝烟弥漫、你死我活,而是真假信息交织、表演与真实并存,一场袭击可以既真实发生,又同时成为舆论战的素材。   所以说,胡塞这一导弹,炸的不只是一艘油轮,更炸出了一出现代冲突荒诞剧:有技术、有剧情、有悬念,还特意安排了“无人伤亡”的和谐结局,但幕后,谁才是真正导演这一切的人?没人说得清。   或许,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战争:没有明枪明炮的正面刚,只有模糊的信号、表演式的打击,和全网围观的“复仇剧本”。  

0 阅读:3159

评论列表

幽幽

幽幽

13
2025-09-01 23:25

叶海亚没事?好样的!!

用户10xxx73

用户10xxx73

5
2025-09-02 03:41

最好击中,尤鱼头

猜你喜欢

小张主张

小张主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