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8月31日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说:“关于关税是美国消费者的‘隐性税‘的谎言:’如果所有关税都由美国人民承担,那我们为什么还会听到欧洲公司、中国公司或中国人抱怨关税呢,这根本不可能发生。” 美国财长贝森特这话说得有点意思,关税不是美国消费者买单,那谁在买单呢,她的逻辑很特别:如果真是美国人承担了关税成本,那为什么还会听到欧洲公司、中国公司抱怨呢,这种说法看似有理,但实际上完全违背了经济学常识和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 今年8月以来,美国对多个贸易伙伴的关税措施遭遇重大挑战,先是联邦上诉法院裁定部分关税违法,接着是多国向WTO提出申诉,要求美国取消单边关税。 更关键的是,美国国内通胀压力持续,消费者对物价上涨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贝森特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发表这样的言论,显然是为了给政府的贸易政策辩护,试图扭转舆论风向。 从经济学角度看,贝森特的说法存在明显漏洞,关税本质上是一种税收,最终必然由消费者承担,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外国企业抱怨关税,是因为关税降低了其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但这并不改变美国消费者需要支付更高价格的事实。 贝森特刻意混淆了"税负承担"和"竞争力影响"两个不同的概念,这种论述更像是一种政治话术,而非严谨的经济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贝森特发表这番言论的场合,福克斯新闻,这个选择很有深意,福克斯新闻是美国保守派的重要舆论阵地,其观众大多是特朗普的支持者。 贝森特显然是在向基本盘喊话,试图巩固他们对政府贸易政策的支持,这种操作手法反映出美国贸易政策已经高度政治化,经济理性让位于政治考量。 贝森特的表态可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表明美国不会轻易放弃关税武器,尽管国内外反对声浪很大,其次,这可能加剧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其他国家可能会采取反制措施。 最后,这也反映出美国在经贸领域越来越倾向于单边主义,多边贸易体系面临更大压力,对于中国而言,这件事传递出两个信号。 一是美国在对华贸易问题上不会轻易让步,关税仍将是其重要政策工具,二是美国正在为长期贸易战做舆论准备,试图淡化关税对本国消费者的影响,中国需要保持战略定力,既要坚持多边贸易原则,也要做好应对各种贸易摩擦的准备。 目前来看,全球贸易体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的单边主义做法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全球贸易进一步碎片化。 各国都在重新评估自己的贸易政策,寻找降低对美国市场依赖的途径,这场贸易博弈的最终结局,将决定未来全球经济格局的走向。
美国出来表态了!在上合组织峰会结束之际,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俄罗斯、中国和印度领
【11评论】【5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