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邓公请张学良回国,张学良却说:要我回去可以,必须答应我3个条件。 张学良生在1901年辽宁海城,家里是奉系军阀头子张作霖当道。小时候条件不错,但没读多少书,脑子转得快。15岁进东北讲武堂,学军事技能,毕业后一步步爬上去。22岁当旅长,带兵打仗挺有章法。1928年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他接班,马上宣布东北易帜,归顺南京政府。这步棋下得稳,为国家统一添了砖瓦。可1931年九一八事变,他执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丢了,这事儿到现在还争论不休。1936年和杨虎城搞西安事变,扣蒋介石逼抗日合作,事后被软禁,自由没了。1946年押到台湾新竹,日子过得像关牢里。1990年才放出来,次年去美国纽约,住朋友家。那时他90岁,身体不行了,但脑子还行。 国内变化翻天覆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东北解放,工业起步。鞍山钢铁厂生产热火朝天,六十年代原子弹成功,七十年代和美国建交,八十年代经济起步飞快。1991年中国开始在国际上露头角。邓小平觉得张学良是西安事变功臣,历史贡献在那,邀他回来是尊重老人家。可这事敏感,张学良在台湾待40多年,和大陆没联系。邓小平挑吕正操去劝。吕正操也是海城人,1904年生。1922年进东北军,给张学良当文书,整理文件。1925年进讲武堂,张学良当校长,看重他。毕业后当副官,一起打仗。1936年西安事变,吕正操出力帮忙。后来张学良抓了,他去八路军,抗日打仗,解放后当上将。两人54年没见,但老交情在。 1991年5月,吕正操飞纽约,任务是叙旧加劝回国。5月29日见到张学良,两人聊过去,讲武堂日子,东北军仗,新中国变化。东北工厂建起来,鞍钢成支柱,核武器外交经济都进步。吕正操说这些离不开西安事变基础。张学良听着认真。第二天直说邓小平请他回去,祖国变样,东北也不同。张学良没急答应,想了想说要回去可以,但有三个条件。吕正操记下,大概是:回国当普通人,不掺政治;保证自由,不再限制;能去东北老家祭亲人。这些条件反映他被关50多年,对自由看重,对故乡有感情。 接下来几天,吕正操见张学良好几次。带大陆资料,讲东北沈阳街道热闹,工厂运转,学校读书声。提国家对西安事变评价,历史书上记张学良贡献。吕正操诚恳,让张学良放心。每次聊完,张学良说再想想,没准信。吕正操耐心等,上报国内。吕正操回国报条件,邓小平重视,指示满足,准备好。国内回信承诺普通人身份,自由去东北祭祖,无限制。吕正操再去美国,给张学良信。张学良看后点头,但没马上同意。想了几天,还是不回。史料没说清原因,可能年纪大,折腾不动,在美国有家人,生活稳。也有说他关久了,对变动谨慎,怕意外。 张学良一生争议多。他年轻接东北军,易帜统一有功,但不抵抗丢东北,挨骂。西安事变推动抗日,但代价大,软禁半生。吕正操1904年生,海城老乡,早年跟张学良干,西安事变帮忙,后投八路军,当上将。两人纽约见面,成了最后一次。1991年后,张学良没回大陆。1995年去夏威夷,住海边房子,日子平静。2001年10月14日,在医院去世,100岁。吕正操继续中外交流,1998年5月13日在北京去世,94岁。张学良历史地位没变,西安事变影响在教科书里。
抗战中,日军重兵包围大清河,聂荣臻急设前指应对。不料,前指司令朱占魁却不在乎:“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