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哭了!江苏南京一名即将入伍的男生到常光顾的饭店吃最后一顿面,特意嘱咐老板多加一

豌豆大说法 2025-08-30 12:27:02

看哭了!江苏南京一名即将入伍的男生到常光顾的饭店吃最后一顿面,特意嘱咐老板多加一份牛肉,不料,老板不仅免费送牛肉还准备了送行礼物,男生吃完面却默默离开没拿桌上礼品,网友赞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个准新兵可以!” 今说段南京城里的新鲜事,听完保准你心里熨帖。有个半大后生要去当兵了,临走前揣着个念想 —— 常去的那家面馆,得再吃碗面才算圆满。 掀开门帘一喊:“老板,多加份牛肉!” 谁成想,这寻常一句话,引出段暖心肠的故事。 老板是个敞亮人,一听小伙要去扛枪保家卫国,当即拍板:“牛肉算我的!” 转身又从后厨拎出个塑料袋,里头装着自家炸的辣椒油,还有两把细溜溜的粉条,到了部队想家了,拌上这辣子,就着粉条煮碗热汤,也算尝着家里味儿。 后厨叮叮当当一阵忙活,端上来的面堆得冒尖,那袋土特产就摆在碗边。 这场景是不是眼熟? 老话讲 “军民鱼水情”,搁过去八路军帮老乡收麦子,老乡准会往战士兜里塞煮鸡蛋,道理都是一样的 —— 老百姓敬的是那份守护家园的心意,送的都是最贴己的东西。 可你猜怎么着? 小伙呼噜噜吃完面,抹了把嘴,轻手轻脚放下碗筷,那袋辣椒油和粉条原封不动留在桌上,他揣着兜里的钱结了账,转身就走了。 监控拍下来传到网上,底下评论炸开了锅:“这后生,懂规矩!”“还没入伍就有这觉悟,错不了!” 有人说不就袋辣子粉条吗?犯得着这么较真?这话可就外行了。 老辈人常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咱人民军队打根子上就讲究这个。当年红军过草地,有战士饿晕了,捡到老乡地里几个土豆,硬是在原地等了半天,留下银元才走。 解放上海那会儿,进城的战士宁可睡马路,也不进老百姓家借宿,就为了那句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辣椒油看着不值啥钱,可在部队眼里,那就是群众的一份心,拿了就破了规矩。 南京小伙心里门儿清,穿上军装就不是普通老百姓了,得守这份规矩,护这份信任。就像街坊邻居常念叨的 “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军人手里的枪是保家卫国的,可不能因为这点小情分就含糊了原则。 再说了,他常来吃面,能不知道老板的辣椒油是用本地小朝天椒炸的?香是真香,可这份情他得记在心里,不能揣进兜里。 再说说那面馆老板,也不是图啥回报。 有人可能觉得现在是和平年代,不用这么紧绷着。可你瞅瞅去年河南抗洪,解放军战士泡在水里扛沙袋,老百姓往他们手里塞馒头,战士们啃口干粮就接着干,不是不饿,是知道这时候更得守住规矩。 就像老话说的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军队的纪律就像这井里的压力,有了它才能顶起千斤重担。 这事儿说小也小,就是街头巷尾一段插曲;说大也大,一代传一代,越来越醇厚。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对老百姓真心实意,老百姓就把你捧在手心;你要是糊弄事儿,谁也不待见你。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这话,听着像是老话,可到今个,还在这些年轻人身上活着呢。这就叫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辈传一辈,错不了。 等过阵子,这小伙子穿上军装,扛上枪,站在边防线上的时候,想起南京这碗面,准能多一分劲。 毕竟,有这样的年轻人守着国门,咱老百姓过日子,才能睡得香,笑得甜不是? 信息来源: 浙江日报 2025-8-29 男生即将入伍到饭店吃最后一顿面,老板想赠辣椒油和粉条为他送行,但是他吃完没有拿东西就悄悄离开了。

0 阅读:118

评论列表

bxty

bxty

2
2025-08-30 23:24

参军而已!还最后一碗面!整得像上战场一样!

不游泳的

不游泳的

1
2025-08-30 13:20

小伙真帅,希望你年轻有为!

猜你喜欢

豌豆大说法

豌豆大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