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鲁迅母亲问儿媳朱安:“你一个女人,怎么就生不出孩子来?”听了这话,儿媳又

历史拾遗者 2025-08-30 12:01:31

有一次,鲁迅母亲问儿媳朱安:“你一个女人,怎么就生不出孩子来?”听了这话,儿媳又气又恼,带着哭腔说:“您的儿子都不跟我说话,我怎么有孩子?”母亲听后,不禁叹了口气,再也不提此事。 朱安1878年出生在浙江绍兴,家里做点小买卖,日子过得还算安稳。她从小裹了脚,走路得小心翼翼,靠着女红和家务打发日子。母亲教她做女人的规矩,告诉她嫁人后得听丈夫的话,伺候好婆家。1899年,周家看中了她,定下她和周树人,也就是后来的鲁迅的婚事。那会儿鲁迅在南京读书,根本不知道这门亲事。1906年,28岁的朱安坐上花轿,嫁进周家。婚礼上,她穿着大号绣鞋想讨好丈夫,结果鞋子掉了一只,露出小脚,惹来旁人窃笑。鲁迅对这场婚姻压根没兴趣,母亲逼着他走完仪式,他脸上没一点笑模样。婚后第一晚,他没进新房,直接搬到书房。没几天,他就带着弟弟去了日本,留下朱安一个人在绍兴老宅。她整理嫁妆,收拾屋子,日子像被按了暂停键。 朱安的生活简单到单调,每天就是伺候周老太太,烧饭、洗衣、打扫。她想和鲁迅说说话,可每次开口,换来的只有冷冰冰的回应。早上她问候一声,鲁迅就“嗯”一下,多一个字都不肯说。晚上她问要不要关过道的门,鲁迅只回“关”或“不关”。要生活费的时候,她得鼓起勇气问,鲁迅就扔一句“多少”,然后递点钱过去。这样的日子,她过了好几年。鲁迅偶尔回国,俩人还是各睡各的屋,像陌生人。有一回,周老太太看她年纪不小了,忍不住问她为啥没生孩子。朱安憋了一肚子委屈,哭着说丈夫从不和她同房,哪来的孩子。周老太太听完,叹了口气,从此不再提这事。朱安知道,婆婆也拿儿子没办法。 鲁迅后来在北京安了家,1919年把母亲和朱安接了过去。八道湾的房子挺大,可朱安还是觉得自己多余。她每天忙家务,洗衣做饭,收拾院子,尽量不打扰鲁迅。他在书房写文章,她就在厨房劈柴烧火,锅碗瓢盆响个不停。1923年,鲁迅和弟弟周作人闹翻了,带着母亲和朱安搬到西三条胡同。日子还是老样子,朱安忙前忙后,鲁迅还是不搭理她。后来鲁迅和许广平好上了,公开同居,朱安的地位更尴尬了。她还是尽心尽力伺候婆婆,端茶送水,手上满是干活留下的茧子。1943年,周老太太去世,朱安没了依靠,一个人住在西三条,吃着粗粮咸菜,日子越过越清苦。 1947年,朱安因为心脏病去世,临死前她还想着能和鲁迅合葬,毕竟她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可这个愿望没人支持,许广平和亲戚都觉得不合适。她的葬礼简单得不行,草草埋在北京西直门外保福寺,墓地用的是最便宜的木料。朱安这一辈子,守了41年活寡,没孩子,没丈夫的疼爱,连死后都没个安稳的归宿。她是旧时代包办婚姻的牺牲品,温顺了一辈子,换来的却是无尽的冷落。她活着的时候,鲁迅眼里没她;她死了,墓地也没能保住。杨绛说她是“一双小脚三升泪”,这话听着真让人心酸。

0 阅读:310

猜你喜欢

历史拾遗者

历史拾遗者

挖掘被遗忘的历史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