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会上,中国让德国出了个大丑,德国终于为屡次反华付出了代价! 2025 年 8 月 26 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的一句质问,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让德国代表团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 他目光坚定,严肃问道:“三年了,德国调查出什么真相?还是说,真相让贵国难以启齿?” 这一犀利的发问,如同一把利刃,直戳德国在 “北溪管道爆炸案” 调查中的种种遮遮掩掩。 “北溪管道爆炸案” 自 2022 年 9 月 26 日发生以来,一直备受全球关注。 这起发生在丹麦、瑞典附近海域的爆炸事件,导致连通俄罗斯和德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的波罗的海海底输气管道 “北溪 - 1” 和 “北溪 - 2” 中 4 条管道的 3 条发生泄漏,对全球能源供应、海洋生态环境和海上航运安全都造成了负面影响。 当时,德国、瑞典和丹麦分别启动调查,可俄罗斯却被拒之门外。如今三年时间匆匆而过,德国的调查却始终遮遮掩掩,民众只能从媒体爆料中猜测真相,这显然极不正常。 就在德国在 “北溪管道爆炸案” 调查上备受质疑之时,德国外长瓦德富尔的一系列举动更是令人大跌眼镜。 三天前他在东京大放厥词,高调指责中国 “破坏台海现状”。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他演讲时身后的大众新能源展车,正贴着 “中国宁德时代电池技术” 的标签在街头巡游。 一边是政客在国际场合无端指责中国,另一边是德国企业在中国技术的支持下蓬勃发展,这种 “政客砸锅、企业端碗” 的荒诞景象,无疑是对德国某些政客言行的莫大讽刺。 而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始终秉持着公正、客观的态度。 在安理会就 “北溪” 管道问题的审议中,中方代表呼吁各国及时公布调查结果,并强调国际社会需要一个交代。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明确指出,安理会成员曾围绕该事件是开展国际调查,还是国别调查进行讨论,当时一些成员极力主张给瑞典、丹麦、德国时间开展国别调查。 可如今瑞典、丹麦已宣布终止调查却未透露实质性信息,德国调查虽在继续,但官方公布消息有限。中方注意到有嫌疑人被捕的报道以及相关国家向安理会的联合致函,可这远远无法回应国际社会的疑虑和关切。 中方希望德国加快调查审理进程,及时通过官方渠道公布进展及结果,也希望有关国家能与 “北溪” 管道爆炸事件的主要当事方沟通合作,安理会继续关注此事,让真相不再被掩盖,调查不被政治化,类似事件不再发生,肇事者受到应有的惩处。 随着事件的不断发展,国际社会也在密切关注着各方的行动。 德国需要认真反思自身的行为,是继续在无端指责他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还是回归理性,积极解决问题,给国际社会一个交代。 中国也将继续坚定地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在国际舞台上发出更加响亮且正义的声音,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
安理会上,中国让德国出了个大丑,德国终于为屡次反华付出了代价! 2025年
文人学社
2025-08-29 11:19: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