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魁是清末第一商,真正的实现了封狼居胥,榨干了蒙古最后一丝人口潜力。大盛魁的伙计更是睡遍了所有的蒙古包,现在所有的蒙古国人都有山西人的基因,就是拜大盛魁为首的晋商所赐。它更是徐树铮收复外蒙资金提供人,这么说吧,没有这些旅蒙商号,徐树铮压根没有军费收复外蒙,当然作为代价,徐树铮收复外蒙第一条命令就是恢复汉商特权,恢复包税制,成立追债队,当年追讨了整个蒙古3分之2的牛羊,直接导致1921年蒙古大饥荒。蒙古国官方直接把这场大饥荒描述成蒙古独立革命的直接要因。 追溯大盛魁的崛起,最早还要从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叛乱开始。清军长途征战,物资运输全靠内地支援。这个时候,大盛魁不少伙计随着大军进入蒙古,为军队提供后勤粮草,渐渐掌握了清政府和军队的信任。 正因为立下大功,大盛魁获得了绝无仅有的包税专权。晋商不仅是单纯的生意人,更有“半个官”的身份,国中王公贵族如果赖账,清军会直接替商号平帐,确保税收不落地。 得到军方和官方的双重支持以后,大盛魁已经不再只是做商品流通,而是开始在蒙古草原铺开高利贷网。那时的贷款,一般月息三分,说起来只是小数,实际在草原物资紧缺、经济单一的条件下,任何一场雪灾或牧场歉收都能让全家陷入还债无望的困境。 牧民、活佛甚至王公贵族都要借钱,欠债越来越多,几乎成了整个蒙古草原的“无底洞”。许多蒙古家庭世世代代还不清账,普通人手里的牛羊甚至整个部落的财富,最终都流进了山西商号的口袋。 清末动荡,大盛魁依靠积累下来的网络和资金,继续深耕草原。等到北洋政权接手,徐树铮要收复外蒙,他的行动几乎完全仰仗大盛魁等晋商的财力,于是,新政府进驻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让王公贵族归还全部旧债,重新施行包税,还特地成立讨债武装队,以催缴贷款、索回所有资产。 蒙古草原一时间牛羊被大批夺走,普通牧民的生活陷入极度困苦,这一轮高压之下,不仅拖垮了蒙古生态,还推高了民族矛盾,为最终的外蒙独立埋下伏笔。 1921年,外蒙宣布独立,变天之后,昔日受压迫的牧民首次有机会对商号讨回公道。愤怒的群众闯入各大汉商分号,最先烧掉的就是记载着巨额债务的账本和欠条,大盛魁损失惨重,光是被烧的账单价值就有六百多万两,可见积怨之深,同期,大部分旅蒙商号都无法再立足,只能仓皇逃回国内。 只有大盛魁凭借多年的关系和处理手腕,经历风波却不至于伤及全体伙计的生命安全。虽然巨额资产被清洗,但核心成员大多安全撤离,历史走到这里,清末晋商在蒙古的统治告一段落,这一系列经济制度在权力变迁中迅速被推翻。 大盛魁最终随历史兴衰而谢幕,也标志着中国传统草原金融模式的终结。
大盛魁是清末第一商,真正的实现了封狼居胥,榨干了蒙古最后一丝人口潜力。大盛魁的伙
芸霄记史
2025-08-29 09:23:52
0
阅读:1392
伯爵
说的不对。满清征战随军商贩是常态。士兵发了饷要买针头线脑,笔墨纸张……等小商品,别看小东西但兵多啊。大盛魁是清中期山西人,后发展到做牧民的生意,其实对牧民是有好处的,比如春牲畜下崽,夏长膘,皮毛也不好,但要盐,茶等生活必须品,所以先赊,秋冬季牲畜肥了皮毛质量也好了价格高了再还。清末最大的随军商贩是天津杨家随左公入疆……。外蒙的独立和某个国家挑动有关,大盛魁没这能力……。
古-月 回复 08-29 18:48
确实如此,近代外蒙古的几次动乱背后黑手都是一个国家,当年幸亏有左公,不然连新疆也得丢
江渐月
不要挑拨
左右
金融业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