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万吨降到1吨!中美谈了三次白谈,特朗普手里的牌反而越来越少。 2025年7月,中国从美国进口的能源总量跌到不足1吨,创下五年多新低,从3月起,液化天然气进口停摆。 今年6月起,原油进口清零,煤炭进口也从今年1月的135万吨,骤降到5月以来每月不足1吨。 这种断崖式下跌,显然不是市场供需的自然波动,而是中美经贸关系紧张的直接结果,中国能源进口的版图正在重塑,俄罗斯等其他供应国的身影越来越突出。 中美贸易战从2018年开打,至今七年多了,美国从特朗普第一任期就以“中国不公平贸易”为由,频频加征关税,想逼中国让步。 2025年2月,美国又宣布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中国立刻反击,对美国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原油等商品加征10%。 这轮关税战让中美能源贸易雪上加霜,液化天然气进口连续60天为零,创五年最长空窗期,关税壁垒让美国能源对中国的价格优势没了,中国买家自然转向更划算的供应商,比如俄罗斯。 中美在2025年5月于瑞士谈了三轮,想缓解贸易紧张局势,成果几乎没有,美国想让中国多买天然气,支撑它的“能源主导”政策。 中国则强调公平贸易,反对单边制裁和关税,双方立场对立谈判没进展,更关键的是中国能源进口早已不靠单一国家。 俄罗斯、澳大利亚、中东的能源供应稳定且价格更有竞争力,美国能源在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正在快速下降。 那为啥美国手里的牌越来越少?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天然气进口国和能源消费国,市场需求巨大,但并不非美国不可,俄罗斯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等项目,大幅增加对中国的天然气和原油供应。 2024年数据显示,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能源占比明显提升,填补了美国留下的空缺,中东原油、澳大利亚煤炭也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美国能源出口商面对高关税和地缘政治风险,竞争力大不如前。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效果适得其反,加征关税抬高了美国能源出口成本,也让中国企业加速找替代方案,能源贸易不像高科技产品,替代性很强。 只要价格合适、供应稳定,中国完全能从其他国家补缺口,而且,中国近年大力推能源转型,风电、光伏装机量全球领先,国内煤炭产能也在恢复,这些都降低了对外进口能源的依赖,尤其是对美国的高价能源。 美国国内能源政策也让它在谈判桌上底气不足,特朗普推“能源主导”,想靠扩大天然气、原油出口振兴能源产业,但全球能源市场供过于求,油价气价波动大,美国出口优势不明显。 中国精准反制关税,美国能源企业出口中国的利润被大幅压缩,报道说,中国买家转向其他国家买液化天然气,美国出口商损失惨重,特朗普想用能源牌压中国,但中国选择多元化供应,美国筹码反而被削弱。 从中国角度看能源安全和经济利益是核心,贸易战以来,中国一直在优化能源进口结构,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这不仅降低地缘政治风险,也让中国在谈判中更有底气。 美国的关税政策短期制造压力,长期却伤了自己的能源出口市场,中国市场吸引力毋庸置疑,但美国若继续对抗而非合作,可能只会让自己的牌越来越少。
135万吨降到1吨!中美谈了三次白谈,特朗普手里的牌反而越来越少。 2025
小加娱的史书
2025-08-28 16:21: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