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日方谴责中国网民“侮辱昭和天皇”,要求中方给个说法。 事情是这样的,一些中国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做了点表情包和视频,拿昭和天皇裕仁开涮。大家都知道,裕仁在二战时期就是日本侵略的象征,他是战争年代日本的最高领袖。 对中国人来说,他的名字和那段苦难历史绑在一起,偏偏现在快到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很多人自然会想到他,发点调侃甚至讽刺的内容,这再正常不过。 可日本政府却说,这些东西伤害了中日关系,要求中方“处理”,这话一出来,中国老百姓听着都觉得离谱。 就拿个比方说,这就像德国人跑出来抗议别人做了侮辱希特勒的表情包,你想想,这合理吗? 希特勒和裕仁在那段历史上,角色几乎是一样的,都是战争的发动者,如今中国人只是表达不满,日本却跑来喊冤,这怎么看都别扭。 其实这几年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表现一直让人摇头,比如靖国神社的事,靖国神社里供着二战时期的甲级战犯,代表着侵略历史,可偏偏有不少日本政客还跑去参拜,每次一参拜,国际上就一片争议。 中国和韩国作为受害国,自然最敏感。可在日本一些人眼里,这好像就是他们所谓的“传统”,完全不顾别人感受,就像一个人伤害过你,却总拿那段经历当荣耀一样,让人难以接受。 还有2015年中国举行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日本那边一堆人跳出来说三道四,说中国是在“渲染战争”,可对中国人来说,这只是纪念那段历史,让后人记住和平的来之不易。 你看德国,默克尔总理在欧洲到处为战争道歉,还教育年轻一代要牢记历史,反观日本,一边嘴上说要和平,一边又对那段历史遮遮掩掩,甚至有人试图淡化侵略,把它说成是“带去了现代化”,这种态度本身就让人心里难受。 说到昭和天皇,很多日本人对他的定位还挺复杂的,有些人觉得他是象征天皇,不该背负太多责任,但对受害国的人来说,他就是那个时代的象征人物。 南京大屠杀、731部队人体实验、慰安妇,这些惨痛的历史都是在他执政的年代发生的。 虽然战后美国为了稳住日本,让他免于审判,可这并不代表中国人、韩国人会忘记,尤其是对亲历过战争的老一辈来说,那些血泪记忆是抹不掉的。 日本这次抗议表情包的事,更像是把自己摆在了受害者的位置,好像他们才是被冒犯的一方,可问题是,他们忘了自己才是当年的加害者。 受害国人民表达不满,本来就是一种很自然的情绪,中国人做点表情包,只是网络上的小情绪,而日本政府却把它放大成“外交事件”,这反而让人觉得他们心虚。 要是日本真心悔过,哪怕他们的领导人多去南京、哈尔滨这些历史遗址走走,看看当年的苦难,向遇难者表达敬意,也许大家的心结会慢慢缓解。 可惜的是,他们更多时候是避而不谈,甚至有的教科书里把“侵略”两个字都改成“进入”或“进军”,这种遮掩历史的做法,怎么可能让邻国放心。 日本社会里确实有不少人缺乏对历史的反思,比如年轻一代,有的压根不知道南京大屠杀的细节,更不知道“731”意味着什么。 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战争史被简化得模模糊糊,就像一场普通的战争冲突一样。 时间久了,如果大家都这么模糊下去,那种对战争的警惕感就会消失,历史一旦被淡忘,重蹈覆辙的可能性也就存在。 中国老百姓发点调侃的图,日本就急了,说会影响两国关系,但真正影响关系的,不是这些表情包,而是他们对历史态度的不诚恳。 一个人犯了错,最重要的是认清错误、真心悔改,如果只想着别人不要提起,自己就能轻松过关,那是不可能的。 有些人可能会说,日本也有不少人支持和平,他们不希望和邻国关系紧张,这话没错,日本也确实有一些学者、民众一直呼吁政府要正视历史。 可问题是,官方的态度往往决定了方向,只要他们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模棱两可,甚至总想着洗白,那受害国的警惕心就很难消除。 中国人做点表情包,只是情绪宣泄,没什么大不了,日本要是真在意两国关系,就该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那就是正视历史,把该承担的责任承担起来。 只要他们敢于像德国那样直面过去,敢于教育下一代去了解真相,那么中日之间的理解才有可能多一点。 可如果他们老是躲躲闪闪,还把注意力放在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那只会让人觉得他们没有吸取教训。 历史不能选择,但态度可以选择,对中国人来说,抗战胜利的纪念不只是为了回顾过去,更是提醒后人珍惜和平。 对日本来说,承认那段历史,勇敢面对,才是和邻国建立真正信任的前提,否则,永远都会卡在这个心结上。
“招核天皇”在日本引起轩然大波,民众要求中国发布者道歉,日本对近期中国网络上出现
【255评论】【3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