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各国不干了,马凯硕说欧洲有欧盟,亚洲为什么没有亚盟?欧盟成员国可以在国际社会

蕊蕊聊过去 2025-08-27 14:24:22

亚洲各国不干了,马凯硕说欧洲有欧盟,亚洲为什么没有亚盟?欧盟成员国可以在国际社会报团取暖,哪怕是再小的国家和体量,也能被欧盟这个大集体照顾。   欧洲国家靠欧盟抱团取暖,小国也能在国际上站稳脚跟,可亚洲呢?要是没个类似组织,各国会不会越来越吃亏?这悬念让亚洲国家开始琢磨,未来合作路在何方?     欧盟起步于1951年巴黎条约,六国先整合煤炭钢铁资源,1957年罗马条约扩展到经济领域,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成立欧盟,到2020年有27成员国。即使小国如卢森堡,也能借助集体在全球谈判中维护权益。新加坡外交家马凯硕多次在论坛上指出,欧洲通过欧盟实现了区域合力,亚洲国家对这种模式越来越不满,因为欧盟成员在面对外部压力时能集体应对,而亚洲往往各自为政。他强调,亚洲各国不干了,马凯硕说欧洲有欧盟,亚洲为什么没有亚盟?欧盟成员国可以在国际社会报团取暖,哪怕是再小的国家和体量,也能被欧盟这个大集体照顾。这种观点在亚洲外交圈引发热议,推动各国反思自身路径。   亚洲国家难以组建类似欧盟的联盟,主要因为内部历史问题和外部干扰。历史恩怨如中日关系,日本二战侵犯中国领土,留下疤痕。即使过去多年,这种记忆仍影响外交。日本2021年决定排放核电站水,周边国家反对强烈,韩国抗议,中国表态反对。这些加剧不信任,让联合遥不可及。   领土争端阻挠合作。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对峙,韩国和朝鲜在三八线分界,中国与印度边境摩擦,与菲律宾南海争议。这些源于殖民遗留,在联合国争执难解。亚洲不像欧洲有统一文化基础,欧洲成员共享罗马法和基督教遗产,而亚洲语言宗教多样,韩国传统使用汉字引发邻国不满。   经济发展不均成障碍。新加坡举办峰会讨论投资,而落后国家聚焦基础设施。亚洲追求独立路径,没有欧洲那样的工业整合起点。马凯硕在报告中指出,这些内在因素破坏互信,联盟构想难落地。   外部干预加重动荡。美国通过同盟影响亚洲,日本韩国菲律宾参与演习。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与俄罗斯签署协议,不受操控。菲律宾先接受中国援助,后转向美国,在南海巡逻。这种反复破坏稳定。欧洲也介入,通过台湾问题施压,试图分化。台湾属于中国,秉持一个中国原则,所谓的“台湾地区领导人”活动不得人心。社会制度差异放大问题,市场国家推开放,主权国家重自决,差距让小国在东盟会议担忧被忽略。这些交织,让亚盟停在构想。     马凯硕认为,亚洲避免了欧洲式战争,通过实用主义和包容文化。东盟1967年成立,是松散协会,不复制欧盟的紧密模式,允许成员半进半出,灵活应对分歧。欧盟是经济巨人、地缘政治矮子,而东盟维护和平,管理大国关系。中国推动一带一路,2023年倡议十周年,促进互联,东盟从中受益。亚洲多样性大,文化异质,不需欧盟式整合,就能合作。马凯硕2024年访谈强调,西方应学亚洲谦逊,不再教训。   中国走独立自主道路,不干涉他国内政,支持亚洲团结。东盟中心地位强,2023年RCEP生效,推动贸易。亚洲中产阶级从2000年1.5亿增至2020年15亿,到2030年或达25亿,潜力大。马凯硕指出,亚洲代表未来,欧盟GDP1980年是中国十倍,今大致相当,到2050年中国将是欧盟两倍。亚洲需务实对话,化解分歧,实现繁荣。   上述因素表明,亚洲通过东盟和一带一路深化合作,提升影响力。未来,各国尊重多样,携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发展。      

0 阅读:22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