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炒股是科学还是玄学# 】近日,#A股#市场热度攀升,沪指逼近3900点。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也兴起了一股“AI炒股”的潮流,DeepSeek、ChatGPT等人工智能大模型成为投资圈新宠,不少股民向AI寻求选股建议。AI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展现出广阔的投资应用前景。
然而,“AI推荐个股”是否真的可行?用AI炒股到底是科学,还是玄学?
【AI炒股热潮兴起,收益伴随风险】
在社交平台上,诸如“如何用DeepSeek挑选龙头股”之类的视频教程收获了近万点赞评论,甚至有网友付费购买所谓“保姆级”攻略。不少股民晒出AI荐股的收益截图,引来不少关注。
这股热潮的背后,是股民面对复杂市场时,对数据算法的信任,也是对“捷径”的渴望。
“工作太忙没时间研究,AI信息处理能力强,觉得它比我自己靠谱些。”一位刚入市不久的年轻股民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那么,使用AI炒股的人的真实体验如何呢?
在社交平台上,有股民定期发布帖子、更新使用AI炒股的经历。
“‘真金白银’实操了半年,盈利两千余元,收益率约10%。”但这份收益背后,是大量时间与精力的投入。他坦言,AI炒股“省力却不省心”,因为DeepSeek的“幻觉”尤为突出:不仅会编撰虚假利好消息、虚构企业往来合作,甚至连实时股价都会出现虚报情况。
“过去5个月,我几乎每天都在‘打假’,反复核实AI提供的信息。”也因为DeepSeek提供的虚假信息,他曾遭遇了5个月内单笔最大亏损。另外,AI频繁提示调仓建仓,“不符合散户实际操作情况,缺乏科学性。”
另一位网友分享了“听了DeepSeek的劝,结果真的盈利了”的喜悦,“今年6月起,DeepSeek帮我分析持仓情况,它说我太保守,应该积极调仓。我开始逐步卖出上证红利,分批买入人工智能、科创50和恒生科技,直到8月中旬,人工智能和科创50已经盈利30%和20%了。”他对于回归的慢牛充满了期待,“慢慢来吧,这才是开始,时间还早着呢。”
除了DeepSeek外,也有网友使用ChatGPT模拟炒股。
一位刚刚大学毕业的网友在社交平台持续更新用ChatGPT模拟买A股的动态:模拟初始本金20万元,仅6天模拟交易便实现近7000元盈利,模拟账户“满屏红色”。“一开始以为是运气问题,毕竟行情大好,可能买什么都涨。但对比了自己实际操作的持仓,我确实跑不赢 ChatGPT选的股票。”这让他对AI选股能力有了新认知。
【理性看待AI能力,辅助而非替代】
面对AI炒股的热度,一位拥有十年经验的老股民给出理性建议,AI应作为辅助工具而非决策主体。他分享了一套AI选股核心提问指令,包括“公司盈利模式”“财务健康状况”“当前估值水平”“股价走势分析”“行业发展形势”等几个方向,建议大家通过精准提问引导AI输出有效信息。
“AI确实有能力,但只能作为辅助工具。散户必须具备自身的底层认知,对AI给出的结论进行多方交叉验证、比对,最终结合自己的决策与执行力得出结论,对市场的基本判断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另有网友也提到类似观点,将社交平台上的股票信息交由多个AI工具验证,“如果几个AI给出的内容都一致,那或许可以考虑买入试试。”
为了验证AI推荐效果,记者于8月26日开盘前请DeepSeek推荐五只20万本金能够购入的“潜力股”,并观察这些股的开盘价、收盘价和涨跌幅。DeepSeek的建议包括了长安汽车、兆易创新、惠泰医疗、金力永磁、中国西电这五只股票,并建议“将资金分散投资到2-3只看好的股票上,并采用分批买入的方式。”
不过,DeepSeek也提示“以上基于公开信息梳理,不构成任何直接的买卖建议,请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独立思考,审慎决策。”当日收盘四只下跌,仅一只上涨,胜率20%。这仅仅是一天的观测,AI荐股是否有效还有待长期观察验证。
不过,这也足以给“AI炒股”打上一个大大问号。
真正的AI投资是怎么样的,与AI荐股有什么不同?
张明(化名)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工智能方向博士生,最近他也关注到了用AI预测股票涨跌的现象。“AI能做‘参谋’,但不能当‘将军’。”张明说。
他认为,专业量化投资体系是全自动流程,从分析到决策最终以操作指令输出。而DeepSeek、ChatGPT等语言模型更多参与信息处理环节,参与辅助量化在分析信息这一块的工作,帮助提升数据分析效率,而不是直接做出投资决策。
毋庸置疑,AI在数据分析等方面确实具备超越人类的优势,能为投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但在推荐个股方面,目前距离真正可靠、精准还有很大差距。AI炒股并非玄学,但其应用仍需理性看待。投资者在参考AI分析结果时,必须结合自身经验与市场洞察,谨慎做出投资决策,避免陷入盲目跟风的陷阱。(潮新闻 见习记者 王韵鸥 记者 甘居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