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发狠,五常仅中国没入局,美媒突然发现:中国在抄俄罗斯的底?在俄乌冲突中,五常

世界今若在 2025-08-27 12:28:37

普京发狠,五常仅中国没入局,美媒突然发现:中国在抄俄罗斯的底?在俄乌冲突中,五常4国都加入了这场大混战,唯独中国还是个局外人,美媒后知后觉,中国在忙着买石油!   俄乌冲突打到现在,已经三年半了。五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里,除了中国,其他四个都先后“下了场”。   美国、英国、法国拉着乌克兰一路往前冲,俄罗斯自己亲自上阵打仗,只有中国一直稳坐钓鱼台,既不站队,也不添乱。   但就在大家以为中国在这场地缘政治大戏中“按兵不动”时,美媒突然开窍了。   彭博社在8月的一篇报道中说,中国在不声不响地“抄俄罗斯的底”,大买折扣石油,搞得像是捡了个大便宜。这种看法传出去,引发了一片议论。   事实真是这样吗?不妨先看看数据。   2025年8月,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乌拉尔原油达到了每天7.5万桶,这是去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比之前的低谷期暴涨了4倍。   光是8月,就有15艘满载俄罗斯原油的油轮向中国驶来,按这个节奏走,几个月内将有超过70万桶俄油抵达中国港口。   为什么买得这么多?价格是关键。俄罗斯为了维持出口、对冲西方制裁,主动把价格打了下来。乌拉尔原油的售价比全球平均价便宜了每桶1.5美元。   西方市场卖65美元,中国这边只要63.5美元,炼油厂哪有不心动的道理?再加上陆上管道运输稳定可靠,不怕海上风浪,这是实打实的划算买卖。   交易方式也值得一提。中俄之间的能源贸易,73%以上已经用人民币结算。这在国际能源市场上,是个不小的突破。美元一家独大的局面,正在悄悄被打破。   反观印度,情况就没那么轻松了。因为特朗普政府对俄油买家搞起了“二级制裁”,印度成了重点对象。原本每天进口118万桶的俄油,现在掉到了40万桶都不到。   美国对印度施压,关税一加再加,基础关税25%,再叠加25%的附加税,直接50%的成本上去了。印度油企只能叫苦不迭,买也不是,不买也不是。   可奇怪的是,同样是买俄油,中国却没有被美国“敲打”。美国财政部长还特地放话:“中国已经准备好承受100%的关税,但我们不会动它。”   这句话耐人寻味。说白了,美国也知道,惹印度可以,惹中国,代价太大。   在战场上,俄罗斯最近又有新动作。8月23日,俄军在顿涅茨克方向推进,占领了两个村庄,目标直指康斯坦丁诺夫卡。   乌军压力山大,防线吃紧。而外交层面,普京也没闲着。他和特朗普在阿拉斯加碰头之后,决定拉乌克兰搞个三方会谈。   但奇怪的是,五常里其他三个国家没被邀请,中国也没收到电话。更值得注意的是,俄外长拉夫罗夫在8月20日提出了一个新提议。   他说,俄罗斯愿意接受由五常共同介入,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但前提是乌克兰必须保持中立、不加入北约、也不搞核武。   这一提议看似是停火的前奏,实际上是俄罗斯要把五常都拉上谈判桌,给自己背书。   不过,中国并没有贸然跟进。一直以来,中国对俄乌冲突的官方用词都是“乌克兰危机”,不说“战争”,也不说“入侵”。这不是文字游戏,而是立场问题。   中国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主张通过对话解决争端。外交部多次强调,中方的角色是劝和促谈,不是选边站队。   这份中立,不是置身事外,而是有规划、有盘算的战略定力。中国的能源战略就是其中一环。   在全球能源格局动荡的背景下,俄罗斯成了中国最重要的原油供应国之一。买得多,是因为供得稳、价合理,不是投机。   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占总进口量的19%,比2022年还下降了2个百分点。这不是猛抄底,而是常规采购。   重要的是,这种合作是互利的。中国得了实惠,俄罗斯也有了稳定的出口对象。每个月,俄对华石油出口能换来6.7亿美元的外汇收入,给被西方封锁的俄经济续了命。   美媒说中国“抄底”,其实是把正常的能源贸易看成了政治操作,这种逻辑站不住脚。   中国并没有伺机而动,而是一直按自己的节奏走。人民币结算、陆上管道、炼油能力,这些都是中国早就布局好的。   相比之下,美英法这几位老牌强国,拱火容易收场难。想停火,又不愿松口;想谈判,又不愿放下身段。   俄罗斯主动放话要五常一起参与安全保障,结果美国只拉上乌克兰和自己谈,欧洲国家干脆被晾在一边。   普京会后没给中国打电话,可能是试探,更多的还是一种“你们自便”的态度。   而中国的回应也很清楚,不争风头,不乱站队,继续自己的事。   能源安全是底线,经济稳定是前提,外交自主是原则。无论俄乌战场如何变化,中国都不轻易被裹挟进大国博弈的泥潭。

0 阅读:3

猜你喜欢

世界今若在

世界今若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