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了罗永浩和李想的Talk,有个信息挺有意思,李想说当初造Mega,首要目标是这台车100米以外也能有精准识别度。
这个视角还真是有道理的。其实你看看别克GL8,发展这么多年,加之这么多版本,都在精细的雕刻,小心地调整造型,为的就是保持超高识别度。
全新GL8陆尊上市了,价格如下:
智享版:33.99万元
尊享版:36.99万元
奢享版:39.99万元
全系均为艾维亚豪华版本,专属立体网状格栅很醒目。
但只是造型容易识别是不够的,MPV的生存之道是座舱体验。
其实6座≠6个人都座得舒服。深度家庭用户优先选MPV,就是因为SUV干不太好这事儿。有些车车长不到5000mm,谁家10岁以上的娃能坐得舒服算我输。更何况这个岁数原则上要坐安全座椅的...第三排得有多憋屈。
这也不是特斯拉一家。真正舒服的大6座,尺寸应该在5100mm左右,甚至更长才行。可能你觉得5000mm出头的尺寸很大了吧,可还是拼不过全新GL8陆尊的5219mm。
不过价格去到三五十万,MPV能被大家记住,肯定还应该有更多价值。
MPV用户比SUV用户更在意消除焦虑,车子不能给用户带来负担。
当初二人世界的时候,觉得时间根本用不完,可以把车当娃玩,费点功夫也没啥。可一旦开始养娃,每天恨不得用分钟做刻度排班。
MPV家庭,不说三娃了,恐怕二娃的不在少了,这精力消耗可至少再加两倍。
全新GL8陆尊搭载的真龙插混Pro系统,在这个级别中的便利性体验是最强一档的。202km的纯电续航,日常使用完全够了。因为是支持5C的超充,补能速度很快。
阿凡达这套1.5T混动,扭矩平台特别宽。好处在哪?
我最喜欢的是,真龙插混几乎全程覆盖 EV(纯电)+HEV(混动)模式,基本上不怎么需要再去依赖EREV(增程)这种补救方案。
这里面是几项技术拼起来的结果:
1、大倍率电芯,保证电池既能快速放电也能高效回收,电驱部分够强;
2、发动机动力储备足够,而且效率高,不是那种“凑合能用”的小排量机;
3、双挡设计,尤其在二挡条件下,能让HEV模式覆盖更宽的速度和工况;
4、电机功率选得刚好,不会过小导致乏力,也不会过大造成浪费。
这几个条件加在一起,就形成了真龙插混Pro——全工况下都能做到衔接顺畅,EV、HEV一条龙覆盖。开起来不光逻辑更清晰,能耗表现也会更稳定。
总之了,MPV先要做好识别度还是挺难的。一些品牌靠明星网红,一些品牌靠出圈的造型,一些品牌靠一点点的技术积累,小心地求证。至于谁最长久,就不用我说了吧。
你绕不过的头等舱来了全新GL8陆尊头等舱上市33.99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