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都车展前夕,在想今年的成都车展会有什么变化?能看出什么市场风向变化的端倪?
回顾今年的一些记忆点,最显著的就是
全面卷智驾,随后被国家干预修偏;
然后就是部分品牌过度营销的问题;
自己认为对车企而言也是迷茫时期,追电动化还是守内燃机?智能化说了这么多年,最后都改外包,这一步是省还是缺?
六座纯电车型下半年集体发力,但是市场真有这么大的需求吗?出行场景中真正存在的是6名乘客的需求,而那属于MPV或Van的势力范围。所以,并不看好相应品牌的布局,至少特斯拉Y L是比较奇怪的存在。
近些天被大型SUV麋鹿测试刷屏,个人觉得将操控视为主动安全的一部分是合情合理的,但与此同时要看到取舍,舍弃的是什么,舍弃了多少,能不能接受?这些都是自己需要明确的问题。
写得有些泛,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没有明确目标,所以都在自己预设目标,没有热点,所以都在主动制造热点。
混沌而迷茫已经狂妄,重构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