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朝鲜战场,运输兵宋惠国看错路标,一脚油门把卡车开进了美军营地。想倒车,车轮却陷进泥沟。绝望中,他跳上一辆美军卡车,一回头,却发现车厢里坐满了荷枪实弹的美国兵! 当时志愿军的后勤运输,可以说是九死一生。美军飞机在天上盘旋,随时可能扔下炸弹和照明弹,白天根本不敢行车。 运输兵们只能趁着夜色,在朝鲜崎岖的山路上摸索。路况差,路标又常常被炸毁或被大雪盖住,走错路是常有的事。 宋惠国是个老兵,经验很足,他所在的部队负责往前线运送粮食弹药。那天晚上,他开着一辆苏制嘎斯卡车,拉着两吨高粱米。途中为了躲避空袭,车队被打散了,宋惠国只能自己一个人往前开。 就在这时,一个路牌出现在车灯的光晕里,上面是几个歪歪扭扭的英文字母。 疲惫之下,宋惠国把它当成了自己人留下的记号,方向盘一打就拐了进去。可车子往前走了没多久,他心里的警钟就敲响了。 太安静,也太亮堂了。 一排排整齐的营房,甚至还有明晃晃的电灯。他后背的冷汗一下就冒出来了,这不是自己人的营地,这是美军的地盘。 他猛地踩下刹车,想立刻倒车出去。可越是心急,越是出错。慌乱中,车轮一偏,整个车身都陷进了一个炸弹坑里。他试着轰了几下油门,车子只是无力地刨着烂泥,最后彻底没了动静。 完了,这下是插翅难飞了。 正当他急得满头大汗时,一辆美军道奇卡车在他不远处停下,下来两个美国兵,朝他这边走来。宋惠国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已经做好了拼命的准备。 没想到那两个美国兵压根没把他当敌人,大概以为他是南朝鲜的司机,还用英语喊了几句,就自顾自地到前面指挥交通去了。 机会来了!宋惠国当机立断,和搭档小王摸上这辆道奇卡车,点火挂挡,动作干净利落。宋惠国把车开得四平八稳,伪装成一个普通司机,有惊无险地驶出了美军营地。他刚松开一口气,下意识地朝后看了一眼。 这一眼,让他浑身的血都凉了。 卡车后车厢里,黑压压地坐着二十多个美国兵。他们刚从前线上换防下来,枪就抱在怀里,一个个精疲力尽,睡得昏天黑地,空气里甚至还有酒味。 宋惠国头顶的美军钢盔是他唯一的掩护。从背后看,他和一个美国兵没什么区别。他不敢再回头,死死盯住前方,双手把方向盘攥得生疼。他命令自己冷静,大脑飞速运转,搜索着记忆中通往志愿军阵地的路线。 坐在副驾驶的小王也发现了,脸色煞白,动都不敢动。 车轮压过碎石路,发出单调的声响。宋惠国不敢开快,生怕一点颠簸惊醒了身后那群人。发动机的每一次轰鸣,都像是在敲打他的心脏。 这一个小时,每一秒都被恐惧拉长了。 终于,前方出现了志愿军的哨卡。 宋惠国猛地按响了喇叭,发出了约定的信号。对面阵地的志愿军哨兵全都懵了,一辆美军卡车竟然敢这么大摇大摆地开过来。警报声立刻响起,所有枪口瞬间全部对准了这辆不速之客。 宋惠国一脚刹车踩到底,踹开车门就跳了下去,用尽全身力气大吼着自己的身份。 枪声没有响,误会解除了。 车厢里的美国兵们,从睡梦中被警报和喊声惊醒。当他们睁开惺忪的睡眼,看到的,是包围住卡车的黑洞洞的枪口。他们没得选,只能乖乖举起了双手。 这次意外的行动,志愿军没费一枪一弹,就俘虏了二十五名美军,里面还有军官。车上的武器弹药也全被缴获,更重要的是,车里还有一台便携式无线电台和几份重要的作战地图。 这两样东西,比那二十多个俘虏的价值还要大,为我军后续掌握敌人动向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虽然丢了两吨高粱米,但相比这份天大的功劳,根本不算什么。宋惠国因此荣立二等功,他的故事也在部队里传为佳话。 他自己总说这是运气好,但笔者认为,运气从来只给有准备和有胆识的人。 在那个你死我活的战场上,一个普通运输兵,靠着临危不乱的智慧和胆量,硬是把一次致命失误变成了一场不可思议的胜利。 这样的故事,真实地发生过,它让我们看到了战争中具体的人,看到了他们的恐惧、机智与勇气! (来源:这个志愿军战士将补给车开翻沟里 为何反荣立二等功2020-4-17 凤凰网历史)
照片中是参加1987年1月7日的“黑豹行动”幸存者。老山前线
【1评论】【4点赞】
冰冷的石头
那个战场上,我们的志愿军就是神,很多情节小说都不敢那么写!也能看出,战场上什么事都能发生,只要你机智稳重很多时候就会发生神剧情,而你还是神剧主角!
庄周梦蝶
兵王
项良荣
这题材拍个电影不错
用户77xxx99
拍你妈那个板溜子了
自行骑乐
巧的很,前两天看一篇刑侦纪实小说说到这事,还是个上海小开。
小不点
这是山东快书,一车高粱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