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因为我军优待俘虏的政策,两个日本军官有恃无恐,竟然还敢出口辱骂我军士兵,一名战士直接将一名俘虏刺伤。排长肖万世揽下全部责任,结果被撤职。他气不过,于是对着一名战士说道:“今天晚上打鬼子!” 肖万世当时是部队排长,手下弟兄都是一起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这年夏天,他们在一次伏击战中抓了两个日本军官。 那时候部队粮食特别紧张,战士们常啃掺沙的窝头、喝野菜汤,有时还得饿肚子,但部队有优待俘虏的规矩,不管敌人之前多凶,当了俘虏就得好好待着,还得先给他们找吃的。 肖万世跟弟兄们说,咱们是打鬼子的正义之师,不能跟小鬼子一样烧杀抢掠,就让炊事班把仅有的一点大米熬成粥,先给俘虏端过去。 可这两个俘虏被军国主义洗了脑,根本不领情,见战士们啃窝头却给他们喝米粥,反倒觉得咱们软弱可欺。 队伍里一个十八九岁的年轻战士,家里人被鬼子杀了,本来就恨透日本人,听了这话火气直冒,顺手抄起身边的刺刀,朝着高个子俘虏胳膊就刺过去,鲜血一下子流出来,俘虏疼得直叫。 肖万世那会去营部汇报,回来看到这场景,又气又急,他知道战士委屈,换作自己也忍不住,但他是排长,得守纪律,优待俘虏是部队死规矩。 上级问是谁让动手的,肖万世没让年轻战士出头,自己上前说:“是我让他刺的,小鬼子太欺负人!” 就这么把责任全扛了,按军纪被暂时撤了排长,成了普通战士。 撤职后肖万世心里不好受,不是委屈受罚,是觉得没管好弟兄、坏了规矩,当天夜里他憋着火睡不着,拿枪去阵地巡查,突然看到前方有火光。 趴下来仔细看,是一支日军小队在搭帐篷,想在这儿建据点骚扰咱们阵地,肖万世一下子来了劲,这不是送上门的机会吗? 他跑回营地,找了几个平时关系好、打仗勇猛的弟兄,说:“今晚去打鬼子,让他们知道咱们中国兵不好欺负!” 弟兄们一听要打鬼子,都来了精神,拍着胸脯听他指挥。 他们商量好夜里不用枪,就用刺刀,免得惊动其他鬼子,后半夜天特别黑,几个人猫着腰摸到日军据点。 鬼子忙活一天睡得很沉,有的还打呼,肖万世给弟兄们使个眼色,大家分头行动,轻轻掀开帐篷帘,对着睡熟的鬼子就刺。 整个过程没开一枪,把十几个人的小队全解决了,还缴获十几支崭新的三八大盖和一些弹药粮食,都扛回了营地。 回到营地把枪往地上一放,惊动了不少战士,大家看到缴获的武器,都拍手叫好,之前憋的气全散了,这事传到上级那儿,不仅没怪他擅自行动,还夸他有勇有谋,维护了军队尊严,没过几天就恢复了他的排长职务。 肖万世一辈子打了无数鬼子,立的功数不清,胸前挂着十次一等功、十二次二等功的勋章,每一枚背后都是生死考验。 有次跟鬼子拼刺刀,胳膊被砍得露了骨头,他还是咬着牙杀了鬼子;还有次为掩护老百姓转移,带着弟兄们跟鬼子打了一天一夜,弹尽粮绝就用石头拼,直到援军赶来。 后来从部队退休,肖万世把勋章找个盒子装起来,藏在柜子最里面,很少跟人提打仗的事,有人问他立过多少功,他总笑着说:“都是过去的事,不值一提。” 他的官越当越小,从排长到普通干部,从没跟组织提过要求、要过特殊待遇,住家属院时,邻居家换煤气罐、修水管,喊一声他就笑着跑去帮忙,忙完就走,不要东西也不用道谢。 2009 年,104 岁的肖万世走了,家人按他遗愿火化,收拾骨灰时,发现里面有好几枚黑色弹片,最大的有指甲盖大,小的像米粒。 这些弹片是七十多年前他在战场上留下的,这么多年他从没跟人说过,也没喊过疼,成了他保家卫国最实在的证明。 肖万世最让人佩服的是既有军人的铁血,又有普通人的柔情。 说他铁血,是被撤职后没消沉,反而找机会打鬼子,用胜利找回军人尊严,这种不服输的劲,是咱们军队能坚持下去、打胜仗的底气。 说他柔情,是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有次部队路过一个村子,老百姓闹饥荒快饿死了,地主却藏着粮食不肯拿出来。 肖万世急了,拿枪找地主,把枪往桌上一拍:“老百姓快饿死了,你还藏粮食,今天不开仓就带你见军长!” 地主被吓住,只好开仓分粮。 退休后他藏起勋章,不炫耀功劳还总帮人,这种立大功还朴实的样子,比那些爱吹嘘的人强太多。 这种铁血和柔情,才是真正的中国军人,为国家打仗不怕死,对老百姓心又软,心里装着国家和人民。 英雄的弹片会随岁月沉淀,可英雄精神永远不会褪色,它藏在每个坚守责任、心怀家国的人身上,是咱们遇到困难时,能一直往前走的最有力支撑。 看完肖万世老英雄的故事,你觉得他身上最让你感动的品质是什么?如果换做是你,在当年那种既要坚守政策又要维护尊严的情况下,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这才是任敏最真实的美貌啊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