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个叫徐逸的人进山采药,不知不觉到了山林深处,此时已夕阳西下。正进退两难时,忽然看见山涧里漂出个大瓢,他高兴地说:"这地方难道有人住?莫不是有道观寺庙?" 于是他就沿着山涧走,不到一里地,到了个山口,巨石当门,再往里走几十步,眼前豁然开阔。 有四五十户人家,衣着古朴,气质淳厚,石砌的田地、茅草的房屋,竹子做的窗户、荆条编的门,狗叫 鸡鸣,桑麻掩映,俨然一个村落。 村民见徐逸来了,惊讶地问:"你来做什么?怎么能进到我们这儿来?" 徐逸说明是进山采药迷了路,村民们面面相觑不说话,没一点要招待的意思。 只有一位老人,穿着像读书人,拄着藜杖走上前,自称是太学的陶上舍,对徐逸作揖说:"山林险 恶,是豺 狼嚎叫、鬼 怪出没的地方,天又晚了,要是执意拒客,就像是见人落水不救啊。" 于是邀请徐逸回自己家。 坐下后,徐逸起身问:"我在这一带出生长大,从没听说有这个村子。冒昧请教。" 陶上舍皱着眉回答:"我们都是避 世逃 难的人,说起往事,只会徒增伤感!" 徐逸坚持要问缘由,他才说:"我们从宋朝就定居在这儿了。" 徐逸大为震惊。 陶上舍详细说:"我生在宋理宗嘉熙丁酉年,长大后在太学读书,因为讲解《周易》被众人推 崇。宋度宗时,被推 荐参加省试,正想立 身扬 名,没想到度宗去世,太后临 朝,元 兵渡过长江,时局大 变。” “德祐年间,新君即位,我就带着家人逃到这儿。其他人家,也都是当时逃 难来的。“ “年深日久,就安心住下了。种田得粮,采山得柴,凿井饮水,盖屋居住。寒来暑往,只看花开是春、叶落是秋,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朝代、什么年月。" 徐逸说:"宋之后是元,如今国号大明,现在是洪武七年。" 陶上舍叹道:"唉,我只知道有宋,不知道有元,更别说现在是大明了!请您给我讲讲宋、元、明三代的事吧。" 徐逸说:"宋德祐丙子年,元 兵攻 入临安,皇 室被迁到北方。当年,广王在海上即位,改元景炎,不久去世,益王继位,被元 兵 逼 迫投 海而死,宋朝就亡了,后来元朝吞 并宋朝后统 一天下,到至正丁未年灭亡,总共一百多年。现在大明开国,是洪武七年。从德祐丙子到现在,已经过了近百年了。" 陶上舍听着,不禁流下泪来。 夜深人静时,徐逸住在他家,土床石枕倒也整洁,只是山气清冷,让人难以入睡。 次日,陶家杀鸡做饭,用瓦盆盛着松酒招待徐逸。又和徐逸聊起宋朝旧事,说个不停: "宝祐丙辰年,殿试进士,文天祥本是苐四名,理宗把他改成苐一。贾似道当权时,在葛岭造府第,当时有 ' 朝中无宰相,湖上有平章 ' 的说法。有位宗室在岭南做县令,献了两只孔雀,贾似道见孔雀温驯可爱,就把他升为郡守。” " 襄阳被围时,吕文焕派人用蜡书向朝廷告急,那人恳求贾似道:' 襄阳被围六年,已经到了易 子而食、析 骸为炊的地步,危在旦夕。您却还粉 饰 太 平,迷 惑皇上,一旦元兵渡江,家 国覆 灭,您还能长久拥有这富贵吗?' 说完就掐脖子死了。” " 谢堂是太后的侄子,非常富有,曾在夜里宴客,挂水晶帘,烧沉香,用一尺宽的玛瑙盘盛四颗大珍珠,光照满室不用灯 烛;艺人献上祝酒词,他就把十多斤重的黄金七宝酒瓮当场赏赐,毫不吝惜。” " 谢太后临朝时,梦见天向东 南 倾 塌,一人撑着快要撑不住,跌倒又爬起三次,后来突然坠 地,旁边一人捧着就跑。醒来后在朝中寻访,找到两人相貌很像,擎 天的是文天祥,捧 日的是陆秀夫,于是破 格重 用。" "江万 里离京时,上千百姓送到城外,拉着车辕不忍离去,城门关后,很多人露宿野外。” “贾似道出 兵时,穿白银铠甲,骑珍珠马鞍的千 里马,一匹驮督府大 印,一匹载诏书和赏格,用黄帕覆盖,百姓都去围观,那出 师的盛况前 所 未 有。" 又评论当时大臣:"陈宜中谋而不断,家铉翁守 节而不知变通,张世杰勇猛而不果断,李庭芝有智而不通达,蕞好的大概是文天祥吧!" 像这样的话,都条理清晰值得一听。 当晚,徐逸又住了一 夜。次日告辞时,陶上舍写了一首古诗饯行,又送徐逸到路口,挥手告别。 徐逸沿途每五十步插根竹枝做标记。 回家几天后,徐逸带着酒食,率家仆按标记去找,却只见重山叠嶂,找不到村落,只有荒草密林,毫无踪迹。 他们在砍柴放牧的小路上来回寻找,只听到谷鸟悲 鸣、山猿哀 啸,只好怅然返回。 徐逸想起陶上舍说自己生于嘉熙丁酉年,到现在已有一百四十岁,可容貌不显老,言行文雅,只像五六十岁的人,难道是有道之人吗? 本篇故事源于《剪灯新话》,又一个桃花源,不同的是,这里的人长生。
2012年春天,郭海波在太行山采药,无意中在一处石缝里发现了半埋的骨头和一枚锈迹
【6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