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4年,52岁道光皇帝陪着全贵妃吃晚膳,而在一旁侍奉的18岁宫女,让皇帝心中

永不言败傲苍穹 2025-08-23 16:27:43

1834年,52岁道光皇帝陪着全贵妃吃晚膳,而在一旁侍奉的18岁宫女,让皇帝心中躁动不已。全贵妃便说:“万岁爷,今晚不要走了,就让我的宫女陪你侍寝吧!”道光直夸全贵妃懂事,晚上留宿全贵妃宫中。 在北京紫禁城的养心殿东暖阁内,52岁的道光皇帝身着常服,与宠妃全贵妃对坐用膳。 膳桌旁,一位年约十八、身着淡青色宫装的少女站在全贵妃身后,有眼色的布菜添汤。 这个宫女,名唤玉兰,苏州人士,三个月前新选入宫,因一手出神入化的苏绣技艺,被全贵妃留在身边。 俩人吃烛光晚餐的烛光,映照着她的侧脸,肌肤胜雪,眉目如画。 尤其那双素手,十指纤纤,在递送碗碟间,宛如玉雕。 道光帝的目光,不经意间就被那双巧手给吸引住了。 道光帝虽已过知天命之年,但帝王的威严下,那份对青春的天然向往并未完全消弭。 然而,这一细微的神色,却被坐在对面的全贵妃看在眼里。 等俩人吃完饭,准备撤下残席时,全贵妃放下茶盏,看了一眼身旁的玉兰。 随后,她轻声说:“万岁爷,今夜风大,莫来回奔波了。不如就歇在臣妾这儿。玉兰这孩子,手脚勤快,心思也细,就让她伺候您安寝吧。” 此言一出,暖阁内所有人都惊住了。 而玉兰正欲递上漱口茶,闻言手猛地一颤,青瓷盖碗跌落在地。 她脸色吓得惨白,慌忙跪地:“奴、奴才笨拙,恐污了圣体,万不敢担此重任。” 全贵妃此举,绝非心血来潮的慷慨。 她深知自己虽得圣眷,但后宫佳丽三千,圣心难测,容颜易老。 而道光帝近来常叹“宫中日子沉闷”,玉兰的出现,刚好是“及时雨”。 她年轻、纯净,带着宫墙外鲜活的灵气,足以引起皇帝的新鲜感。 更重要的是,玉兰是她宫里的人,性情温顺,知根知底。 与其让皇帝的目光被其他宫苑那些心思活络、背景复杂的宫女或新晋妃嫔吸引,不如主动将这枚可控的棋子送到皇帝身边。 若玉兰得宠,念及提拔之恩,必成她在宫中的助力。 即便不得宠,也无损大局,反而彰显了她的“大度”。 这是一步以退为进、稳赚不赔的棋。 她亲自俯身,把玉兰扶起。 “傻孩子,莫怕。万岁爷最是宽仁。你只需像平日伺候我那般,细致妥帖便是。” 随即,她又转向道光帝,笑意盈盈地为玉兰铺路:“这孩子虽不善言辞,胜在手巧心实。您万岁爷若瞧着顺眼,往后便让她在御前伺候笔墨,也算她的造化。” 道光帝的目光再次落在玉兰身上,见她那份楚楚可怜之态更添几分动人。 于是,点头:“甚好。” 很快,玉兰被年长的宫女引领着去梳洗更衣。 替她梳头的老宫女低声提点:“丫头,这是贵妃娘娘给你的天大恩典,也是你的福分。记着,往后无论境遇如何,心里都得敬着娘娘。” 玉兰紧攥着衣角,但她心中十分害怕。 她想起苏州老家缠绵病榻的父亲,想起家中因父亲病倒织机停摆而日渐窘迫的生计。 若能得一丝圣眷,或许就能给家里捎些银钱? 这微茫的希望,让她强压下满心惶恐,默默点了点头。 深夜,梳洗一新的玉兰被引至寝殿。 她身着素净却合体的新衣,发髻间只簪一枚小小珠花,更衬得人如清水芙蓉。 玉兰虽紧张得手心冒汗,却牢记着老宫女的嘱咐和贵妃的叮咛。 她屏息凝神,小心翼翼地奉茶。 道光帝随意问起江南风物,玉兰不敢多言,只低声描述春日里护城河畔的垂柳拂水,鱼儿在柳影间嬉游的景象。 那寻常巷陌的恬淡生机,对于久居深宫、案牍劳形的帝王而言,竟成了一种遥远的慰藉。 道光帝难得地露出一丝轻松的笑意。 第二天清晨,道光帝离去前,赏了玉兰一对做工精巧的银镯子,并谕令她仍回全贵妃宫中当差,只是位次擢升。 玉兰捧着那对银镯,如同捧着烫手的山芋。 她第一时间跪在全贵妃面前,深深叩首:“奴才叩谢贵妃娘娘天恩!” 全贵妃含笑将她扶起:“起来吧。往后在自己个儿屋里,也需谨记,宫规森严,少言多思,勤勉当差才是根本。” 这番话,既是提点,亦是敲打。 玉兰晋身侍寝的消息,迅速在后宫激起层层涟漪。 不少嫔妃私下讥讽全贵妃“糊涂”,竟将身边人拱手送人。 然而,接下来的日子却让她们大跌眼镜。 道光帝驾临全贵妃宫中的次数非但未减,反而愈发频繁。 往日略显清冷的宫室,因玉兰的存在,平添了几分家常的暖意与鲜活的气息。 全贵妃冷眼旁观,心中了然,玉兰的安分守己、不争不抢。 这份沉静与分寸感,让道光帝觉得“难得”,也让全贵妃的“贤德大度”之名更盛。 一月后,一道圣旨降下,玉兰被正式册封为“常在”,虽位份不高,却拥有了独居一室的资格。 迁入新居那日,全贵妃派人送来了崭新的锦被缎褥。 她明白,从今往后,她不再是那个只想着为父母分忧的苏州绣娘玉兰,而是紫禁城里郭佳常在。 她的命运,已与这重重宫阙、与眼前这位深不可测的贵妃娘娘,紧紧缠绕在了一起。

0 阅读:474

猜你喜欢

永不言败傲苍穹

永不言败傲苍穹

永不言败傲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