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承认了!   据路透社消息,英伟达高层内部已经确定将为中国重新定制AI芯

世界今若在 2025-08-22 11:26:55

英伟达,承认了!   据路透社消息,英伟达高层内部已经确定将为中国重新定制AI芯片,型号暂定为B30A。   据称,新的芯片性能高于H20,基于最新Blackwell架构,采用单芯片设计,原始算力约为美版B300的 50% 。   标配高带宽内存和NVLink技术。英伟达此举是想消除之前H20有后门的影响,无疑也变相承认了H20留有“后门”的事实。   英伟达这次终于低头了,也可以说是被现实“教做人”了。2025年8月19日,路透社曝出消息:英伟达正在为中国市场开发一款全新AI芯片,型号暂定为B30A。   这款芯片不是简单地换壳重命名,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次“补课”行为。看上去,是一次商业调整;实质上,是一场有关技术信任、国家安全与市场份额的复杂博弈。   这颗B30A芯片,采用的是英伟达最新的Blackwell架构,用的还是单芯片设计,性能大约是美版高端B300芯片的一半。   别小看这一半,算力照样能打,起码比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H20芯片强出一截,而且还规避了美国4月新增的出口限制。   说白了,英伟达就是想在合规的框架下,保住在中国的生意。这事的背景,并不简单。   时间倒回到7月底,中国国家网信办直接点名H20芯片,质疑它存在“远程锁死”和“数据黑通道”两个重大安全隐患。   简单说,就是中国用户用的芯片,美国那边一句话就能把它关掉,甚至还能实时获取运行数据。这不是芯片,这是“遥控炸弹”。   接着8月初,央视《玉渊谭天》进一步爆料,英伟达的H20芯片里不光有“硬件后门”,还能通过CUDA指令系统进行“远程控制”。   等于说,只要美国那边想关,哪怕你芯片还在跑,系统一更新就“瘫”。中国工程师随后拆解H20芯片,发现启动时自动连接新加坡服务器,传出设备位置、状态还有部分用户数据。   芯片还集成了远程控制端口,连“紧急刹车”功能都搭好了。这不是设计疏忽,是有预谋地留了个“后门”给别人拿捏。   其实早在2024年,美国国会就有议员提出过类似要求:对华出口的AI芯片要预装追踪系统。   2025年8月8日,美国政府批准向中国出口H20芯片时,外界就猜测,是不是换了个“低风险客户”标签,实则是换取企业同意配合设置后门。   英伟达这边的算盘打得也不复杂。美国那边要控制,芯片就得加锁;中国这边要安全,芯片就必须干净。两边不好得罪,但市场不能丢。   于是,B30A芯片应运而生——既符合美国商务部对带宽、算力的出口限制,又在性能上超过H20,还没有“遥控钥匙”和“秘密通道”。   B30A改用了分频传输技术,把数据通道分成四组独立频段。   逻辑带宽上做到4.8TB/s,物理带宽却卡在1.2TB/s以内,刚好踩在美国设定的红线上,还通过了初步审查。这么算计,完全是为了在监管缝隙里“走钢丝”。   英伟达怕什么?怕中国市场彻底转身。H20芯片现在在中国的处境已经非常尴尬,一方面性能不够用,另一方面又被爆出“硬后门+软后门”,谁还敢大规模采购?   华为的昇腾910B芯片性能已经追上H20的85%,成本还降了三分之一。中国移动直接下单191亿元,给了国产芯片一个大Boost。   目前,中国新建智算中心中,本土芯片采购比例已经超过八成。   如果英伟达再不出手,中国市场就要被国产芯片彻底占满。与其让别人吃下这块蛋糕,不如自己换个做法,至少能守住一部分。   这也解释了B30A为什么不是简单“削弱版”的H100,而是一次架构级别的重构。   英伟达是想借B30A洗白对H20的争议,重新建立信任。但这份“洗白”,也无形中承认了H20确实存在问题。   从更大的背景看,这不只是商业技术的问题,而是一场地缘政治下的芯片战。美国国会两党议员已经在推动新的《AI芯片出口管制强化法案》。   标准是“训练参数量超过1000亿”的芯片一律禁运。这意味着,未来能卖给中国的芯片,还要再“瘦身”。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还要求英伟达、AMD等企业将对中国销售的部分利润上交,比例高达15%。   这套组合拳下来,企业左右为难,既要满足美国的政治要求,又要留住中国的市场份额。   英伟达的回应就是B30A,一个既能跑起来,又不会“触线”的平衡产物。但这个平衡能维持多久,没人敢打包票。   当前这场博弈的核心,其实早就不是算力高低,而是“芯片是谁的、谁能控制”的问题。   硬件后门通过电路逻辑植入,软件后门通过系统指令隐藏,传统检测手段根本识别不了。   这就像在你家电闸上装了个别人能远程控制的“总开关”,看不见、摸不着,一旦发作,后果不堪设想。   信息来源: 《H20还没证明“清白”,英伟达又要在华推新版特供?》——观察者网

0 阅读:89

猜你喜欢

世界今若在

世界今若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