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性病增长数字令人震惊,孙玉良:这样“与国际接轨”不太赞成】广东省卫生健康

孙王良评 2025-08-22 10:35:23

【‌一个性病增长数字令人震惊,孙玉良:这样“与国际接轨”不太赞成】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8月15日公布了“2025年7月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其中梅毒感染6648人,死亡1人;艾滋病发病332人,致死61人。我注意到截止到2024年6月30日的一个统计数字,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1 329 127例,报告死亡474 006例。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暴露的不仅是公共卫生防控的漏洞,更是政策纵容的恶果。

记得年轻的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名字叫《艾兹病患者》,主要讲述了刑警林志刚等人寻找与患有艾滋病的外籍教师托尼·平克尔顿发生性关系的三个女孩的故事。那时候查艾兹病非常严格,但到了2010年,我国修改了《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和《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取消了艾滋病入境检测,理由是“国际人权共识”,美其名曰“科学决策”。 时任联合国潘基文秘书长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对中国的做法表示欢迎。

这样的决策是“科学”的吗?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不敢苟同。所谓艾兹病“日常接触不传播”的结论,掩盖不了性传播、血液传播的高风险现实。梅毒与艾滋病的同步飙升证明,公共卫生政策必须基于现实威胁,而非虚幻的“国际形象”。与国际接轨,好的我们接,对发展不利的就不能接。截至到2025年,全球仍有 52个国家/地区对HIV感染者的入境或长期停留设有明确限制,这些国家为什么在这方面不与国际接轨?广东省艾滋病死亡率高达18.4%(61/332),远超其他传染病,这难道不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吗?若连入境筛查都形同虚设,如何有效遏制艾兹病毒传播?修订案称“检测效果有限”,我认为这个理由是不能服众的。

还有一个触目惊心的现实,我国的对外开放,迎来了大批的非洲籍黑人入境,而众所周知的,非洲许多国家已经艾兹病泛滥成灾。入境不检测,意味着这些入境的非籍黑人,掺杂着不知多少艾兹病毒携带者。而当今的中国,年轻人性开放、性自由已到了惊心动魄的地步。在这样的国情下,性病传播如何有效控制?数字最能说明问题,不要掩耳盗铃,睁着眼睛说瞎话了。我国还有一个决策也有大问题,就是2003 年我国修订《婚姻登记条例》,取消了强制婚检制度,而代之“自愿婚检制度”。 取消强制婚检后,我国婚检率从62%骤降至2.7%。现在的一些年轻女孩,大多拒绝婚前检查,说什么想要处女,得从幼儿园去找。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年轻人一结婚,就有感染艾兹病的风险,因为你不知道男女双方到底哪一方有传染病。

入境检查艾兹病与强制婚检,这是多么好的制度啊,为什么要取消呢?实在有些想不通。必须承认,过去15年的“与国际接轨”已代价惨重,艾兹病例的增长就是证明。我个人的建议,决策错误就要立即更正,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不可不察。应该立即重启艾滋病入境申报和抽检,并将检疫范围扩展至非洲、东南亚等高发地区。同时,强制推行婚前、孕前检测,切断家庭传播链。公共卫生安全绝不能被“人权”或“与国际接轨”的大旗绑架。艾滋病不是任何人的“权利”,而是全社会的威胁。当政策沦为纵容,那些死于非命的患者,就是最沉默的控诉者。与国际接轨不等于放任自流,所谓专家们提出的“科学共识”也不能沦为“政治正确”。‌

0 阅读:362

评论列表

yzg00196200

yzg00196200

8
2025-08-22 19:49

让专家的科学共识见鬼去吧!

逆转时光

逆转时光

2
2025-08-22 16:23

中国人喜欢

孙王良评

孙王良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