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志愿军开会,彭德怀大喊了一声:“黄朝天,你给我站起来!”违反命令的黄

小牧童那小罡吖 2025-08-21 09:11:25

1951年,志愿军开会,彭德怀大喊了一声:“黄朝天,你给我站起来!”违反命令的黄朝天心中一沉,彭德怀又说:“你干得好!”黄朝天时任志愿军20军58师师长。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一位师长面临紧急抉择:上级命令是继续北移,但前方敌情突变,他选择就地阻击。这场决定性战斗,不仅涉及部队生死,还关乎整个东线志愿军主力安危。黄朝天到底做了什么,让彭德怀在会上点名?

抗美援朝战争进入1951年第五次战役时,志愿军已连续作战多月,部队补给紧张,联合国军则凭借机械化优势发起反扑。

第五次战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志愿军推进到三八线以南,歼敌两万余,但后勤跟不上,第二阶段转入进攻东线韩军,取得部分胜利,却暴露了侧翼。

第三阶段,联合国军趁志愿军疲惫,发动大规模反击,试图切断北汉江大桥,包围东线志愿军第九兵团主力,包括第20军、第27军和人民军多个军团,总兵力达十几万人。

联合国军司令李奇微制定了“钳形攻势”,从东线华川方向推进,美军第2师和陆战队一师为主力,配备坦克和空军支援,目标是占领华川,控制北汉江渡口,阻断志愿军退路。

志愿军第九兵团下辖第20军,原计划是全线北撤休整,每个军留一个师机动掩护。第20军58师作为后卫,行军至华川附近时,发现美军已先期占领部分要点。58师师长黄朝天根据侦察情报,判断美军意图是抢占大桥,切断后路。

如果继续执行原命令北移,主力部队将面临被包围风险。黄朝天与政委朱启祥商议后,决定率师就地转为阻击,这在当时属于未向上级请示的独立行动,因为通信受敌干扰,无法及时联系兵团部。

华川阻击战从1951年5月27日晨打响,至6月8日结束,持续13天。58师以不满员的兵力,对抗美军两个师和韩军一部,总敌军达数万人。战斗中,58师利用地形优势,在北汉江沿岸和周边高地布防,重点控制华川大桥和沙河沟通道。

部队以步兵为主,反坦克武器有限,主要靠手榴弹和爆破筒对抗敌坦克。首日战斗,58师击毁多辆美军坦克,迫使敌先头部队停滞。后续几天,美军空军反复轰炸,地面炮火覆盖阵地,58师伤亡增加,但坚持修复工事,逐点反击。关键时刻,58师将师部警卫力量投入一线,甚至后勤人员参与作战,确保阵地不失。

这场阻击直接掩护了第九兵团主力安全渡过北汉江,避免了东线志愿军被分割包围的局面。战后统计,58师歼敌7400余人,自身伤亡2795人,缴获大量装备,包括坦克和火炮。联合国军被迫调整计划,无法实现快速推进,李奇微的“钳形攻势”在东线受挫。

这次战斗也暴露了志愿军通信和后勤的弱点,但证明了基层指挥员根据战场实际灵活决策的重要性。黄朝天率领的58师源于华东野战军一纵一师,曾在解放战争中屡建功勋,被粟裕称为王牌部队,这种传统在抗美援朝中延续。

战役结束后,志愿军总部召开会议,总结第五次战役经验。彭德怀在会上肯定了黄朝天的行动,认为其虽未严格遵守原命令,但从大局出发,保住了主力,值得记功。

这与志愿军纪律要求相符:命令服从战场需要。会议还讨论了整体战役得失,第五次战役志愿军总歼敌8万余,但自身损失也大,促使后期转为阵地战。华川阻击战被视为志愿军阻击战的典范,与西线铁原阻击战并称“东华川、西铁原”,体现了志愿军在劣势装备下靠意志和战术取胜的模式。

0 阅读:96

猜你喜欢

小牧童那小罡吖

小牧童那小罡吖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