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汶川女警揭衣露乳哺育9婴,归来连升四级,最后结局泪目!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天崩地裂。江油市公安局民警蒋晓娟刚给六个月大的儿子豆豆喂完奶,屋顶吊灯疯狂摇晃。 她护着孩子躲进卫生间,震波稍平,怀中的婴儿啼哭不止,警服前襟浸透奶渍。 派出所的电话刺破混乱:“北川全城塌了!”十七分钟后,她将豆豆塞给母亲:“我要归队。”老人抱着哭闹的外孙追到门口喊:“才断奶五天啊!”可警车已卷着漫天尘土消失。 汶川震区仿若地狱,道路扭曲成麻花,废墟下伸出无数僵硬的手。临时安置点里,消毒水混着血腥味刺鼻。 一个志愿者抱着两岁男孩冲蒋晓娟哽咽:“三天没吃奶了,他妈埋在幼儿园……”男婴肋骨根根凸起,含住奶瓶拼命吮吸,可仅有的奶粉转眼被十几个孩子分光。 深夜帐篷哭声撕心裂肺,年轻父亲突然跪在蒋晓娟面前:“救救孩子!”他怀中的婴儿嘴唇发紫。蒋晓娟解开警服扣子,将孩子贴上胸膛。 温热的乳汁涌出,小生命终于安静。消息传开,天未亮便排起长队。第四个孩子吃到一半,余震掀翻灶台,她弓身护住婴儿,篷布砸下,奶水混着额头的血滴在孩子脸上。 一位老太太递来襁褓:“我儿媳妇护孩子……被房梁砸死了。”蒋晓娟猛然转身抽泣,再回头时胸前已抱着两个婴儿:左边是孤儿,右边是废墟里接生的早产女婴。 第九个孩子送来时,母亲被困126小时后获救却无法哺乳。婴儿后脑的胎发沾满泥浆,蒋晓娟擦掉他睫毛上的灰,忍着一侧乳房肿块溃脓的剧痛,碾碎止痛片冲进奶瓶—“孩子不能断粮”。 志愿者拍下的一幕传遍全国:帐篷破洞漏下一束光,蒋晓娟低头哺乳,婴儿小手攥着她的警衔。 三天后,“警察妈妈”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公安部特批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破格从普通民警连升四级,擢升江油市公安局副政委。 掌声裹挟着冰碴袭来,“喂奶就能升官?”“作秀博上位!”骚扰电话半夜炸响,匿名信塞满办公室。 丈夫默默收拾行李:“你心里只有别人的孩子……”母亲捧着她肿胀的乳房落泪:“落下病根咋办!” 蒋晓娟锁起军功章,吞下乳腺炎的苦,转身扎进灾区重建。她收养3名孤儿,资助17名失学儿童,工资卡直接交给福利院。 质疑声里,她像一根钉子扎进基层。2010年主动调岗社区治安,2020年抗疫顶着高烧转运物资,同年乐山洪灾,她蹚过齐腰泥水钻进危楼,背出瘫痪老人时警服被钢筋划开半尺长口子。 药箱里常备的乳痈消片,默默诉说着十二年前的病根。 2025年,都江堰福利院的银杏树已亭亭如盖。47岁的蒋晓娟掀起衣角,腹部的疤痕像蜿蜒的蚯蚓。孩子们踮脚亲吻伤疤:“妈妈这里还疼吗?” 当年喝她乳汁的9个婴儿,有的考上大学,有的成为志愿者。李文浩在警校体检通过后视频连线:“蒋妈妈,我追上您了!” 背景里,江油局户籍科的铁皮柜仍立着,那里装满她定期添置的文具、奶粉,还有给弱视孩子的盲文书。 她的办公桌摆着两张照片:左边是汶川帐篷里九个婴儿的合影,右边是儿子豆豆的消防指挥官授衔照。 有人问哺乳时想什么,她只说:“只怕孩子的亲生父母不在人世了。”如今豆豆理解了她:“我妈救的人里,也有未来的我。” 十七年光阴流转,皮带扣擦过蒋晓娟乳腺手术的疤痕,像一枚无声的勋章。那些非议早已被时间碾碎,唯有一块褪色的襁褓布缝在她警服内衬,留着婴儿的牙印。 新警入职时她总展示它:“英雄不是标签,是沉甸甸的责任。” 汶川的废墟上高楼林立,而人性至暗时刻迸发的微光,永远照进现实。当九个曾被乳汁哺育的生命散作满天星火,那位掀起警服的母亲依然行走在蜀地的风雨里。 她系紧执勤腰带,一如当年在震区解开衣襟——两次动作,同一种担当。 信息来源: 河山锐新闻——08年汶川地震中的女警,废墟中哺乳9个婴儿,时隔多年被跨4级提拔
阿坝7人坠河身亡,事故鉴定结果出炉,明彩丈夫、弟弟,悠悠爸爸再赴阿坝,又回到了这
【1评论】【17点赞】
哥萨尔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