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西野召开军事会议,在会上,彭德怀讲完话,廖汉生便站起来说:“要是信不

品古观今呀 2025-08-15 17:17:28

1948年,西野召开军事会议,在会上,彭德怀讲完话,廖汉生便站起来说:“要是信不过我们纵队领导,你直接去指挥团好了!我不干了!”,随后贺炳炎也站起来说:“对也骂,错也骂,就你一个人最正确!我也不干了!”

这俩人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吗?居然敢对上级领导口出狂言,其实廖汉生、贺炳炎都是战场硬汉,他们这样说是有原因的。

廖汉生是一纵政委,贺炳炎是一纵司令员,1947年8月,一纵奉命攻打榆林,结果受到胡宗南部28旅和邓宝珊22军顽强抵抗,攻了两天也没攻下。

老蒋眼见榆林被围,又派36师去支援,一纵见势不妙,只好先撤退,而就在这时彭德怀给一纵打来电话,廖汉生接起电话,本来想解释一下攻不下的原因,结果却听到这样的话:“一纵是 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贺龙的脸都让你们丢光了!”

一纵攻不下榆林,廖汉生心里也着急,一听彭德怀这样骂,心里更不是滋味,于是便在电话中与彭发后了争执。

挂了电话后,他憋着一股气,自己带了一个连就去挡追兵,好在贺炳炎及时支援,击退了敌军。

至10月,一纵和三纵合力攻打清涧,一天之内将清涧包围,三天之后,基本上拿下了,只剩下耙子山遭到国民党守军的顽强抵抗。

耙子山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一纵和三纵合力进攻,伤亡很大,一纵的一名团长牺牲,但仍久攻不下。作为前沿指挥的贺炳炎十分窝火,这时彭的电话来了,彭在电话中怒吼着质问:“耙子山为什么还没打下来?赶快给我拿下耙子山”!

贺听到彭语气中带着火药味,也朝着电话吼道:“部队伤亡很大,有困难!”,说完就把电话给摔了。敢和彭德怀摔电话的,贺炳炎是第一个,不过第二天就把耙子山攻克了。

这样一来,彭与廖、贺之间在作战中产生了矛盾,再加上后来还发生了一些事。

比如,一纵队在配合六纵队夹击屯子镇外围敌人时,因命令传达不到位,导致一纵走错了路,彭因此又批评了一纵,实际则是彭当时把命令下给了团,而且还是口头命令,一纵高层并不知情。

其实廖、贺二人对彭不服气,主要在于他们原来是贺龙的老部下,一纵是从湘鄂西红二军团发展而来的,廖、贺二人与贺龙都有着很深的渊源。

贺炳炎15岁起就跟着贺龙闹革命,贺龙曾说过“宁失一个师也不能失一个贺炳炎”,而廖汉生是贺龙的外甥女婿,跟着贺龙从桑植一路杀拼出来,因此,他们对贺龙十分敬重和钦佩,在贺龙面前根本不敢嚣张半分。

后来彭德怀接手贺龙的部队,贺炳炎和廖汉生本就对此不满,再加上贺龙与彭德怀在指挥风格上有很大区别,贺对部下相对宽和,彭虽爱兵如 子,但对部下要求极为严格,骂人是家常便饭。所以,廖、贺二便大着胆子与彭“顶牛”。

在后方主持工作的贺龙听说此事后,认为自己有必要出面协助彭德怀解决这些问题。于是,在西野一次扩大会议上,贺龙也出席了。

在会上,廖、贺二又与彭争执起来,贺龙及时出面制止,会后又组织一纵的领导开会,邀请一纵副政委参加。在会上,贺龙首先肯定了一纵所取得的成就,随后便严厉批评了一纵领导,他说:“表扬受多了,听不进批评了?跟彭总顶牛,要检讨。彭总的话就是命令,必须坚决执行,不管什么理由,有多大困难,都必须坚决执行,没有价钱可讲!”

贺、廖二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会后主动向彭道歉,彭总哪会生气,他倒觉得这两人挺干脆直爽,与他的性格一样。

在他看来,上下级之间在工作上有不同意见很正常,有事摆在桌子上讲,即使是拍桌子,也没多大关系,他也不会把这些事放在心上。

但面对贺、廖二人的道歉,彭总也作了自我检讨,他说今后在指挥方式上也改进一下。

在贺龙的调解下,彭德怀和西野几个纵队司令员的关系得到改善。后来随着与胡宗南的较量中,彭总指挥得力,令一纵的西野悍将们心服口服,贺、廖二人也逐渐成为彭总的两员大将。

1949年2月,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军,从此有了“天下第一军”的称号。

0 阅读:529

猜你喜欢

品古观今呀

品古观今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