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武大还在拖延处理“杨景媛诬告事件”,新华社却看不下去了。 信源:新华社

冰枫看历史 2025-08-15 12:34:18

[月亮]武大还在拖延处理“杨景媛诬告事件”,新华社却看不下去了。 信源:新华社新媒体——武汉大学:对肖某某纪律处分、杨某某学位论文等进行全面调查复核 当新华社将“向上甩锅”的评论,精准地指向一所百年学府时,舆论哗然。紧接着,央视也毫不客气地给同一扇校门贴上了“责任转嫁”的标签。武汉大学当然是许多人心中的学术殿堂,却在一时间里,被曝光的不是科研成果,而是一场本该在校内解决的学生纠纷,如何演变成了一次巨大的公信力危机,甚至成了国家级媒体眼中的反面教材。 究竟是什么样的操作,能让一所副部级高校,在处理一件有明确司法判决的学生事件上,表现得如此令人失望?这背后,仅仅是官僚主义的拖沓,还是更深层次的制度失灵呢? 最开始这只是一桩关于“性骚扰”指控,从程序上看,杨同学提出举报,通过正常途径寻求保护,这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在武汉大学面对汹涌的网络舆论时,校方似乎更急于平息风波,而不是查明真相,所以他们做出了一份看似顺应民意,实则根基不稳的处分决定。 在这个过程中,肖同学的生理疾病等关键信息被直接忽略,一份基于“事实清楚”的全面调查,从一开始就不存在。这个仓促的“定论”,不仅让肖同学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也严重误导了公众,为后续持续两年多的网络暴力埋下了最危险的引信。 而司法机关最终判定,杨同学对肖同学“性骚扰”的指控不成立。这本是武汉大学纠正错误、重塑公信力的绝佳时机。毕竟此刻事实已经明确了,公众的呼声也发生了逆转,要求学校撤销不公处分、还当事人清白的声浪越来越高。 结果就在真相大白、民意所向的最佳时刻,武汉大学却选择了“隐身”。面对外界的持续关注和问询,校方长时间保持着令人窒息的沉默,好像那份错误的处分文件不存在,沸腾的舆论也只是窗外的噪音。这次错失,不仅让期待正义的人们感到失望,也让本可以迅速平息的争议,开始朝着失控的方向滑去。 沉默最终在更大的舆论压力下被打破,但校方给出的回应,却把事情的荒唐程度又推上了一个新台阶。武汉大学校长表示,处理此事需要“等上级安排”。真是好笑,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高校,校长本身就是副部长级干部,撤销一个早已被司法机关理清事实的学生处分,居然需要等待所谓的“上级通知”? 这句托词,正如新华社评论所言,就是赤裸裸的“向上甩锅”。它将本该由学校承担的责任,轻飘飘地踢给了一个模糊的“上级”,暴露出的不仅仅是官僚主义的僵化,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躺平”与岗位上的失职。 这种不作为的后果简直是立竿见影,由于校方的拖延,给了另一方当事人杨同学继续搅动舆论的机会。她抛出与辅导员的录音,再次将武汉大学推上风口浪尖,在本已混乱的局面上火上浇油。而武汉大学从做出回应到半个多月过去,撤销处分、恢复名誉等承诺依旧悬在空中,彻底耗尽了公众的耐心。 不少网友都气愤不已,怒骂武汉大学能不能“办点人事”,在公众眼里,武大的不作为就是对霸凌者的纵容。而如今武大被官媒点名批评,网友们纷纷直呼解气,但这个“气”其实远远不够解,武大最终如何落实还没有明确的说法。 现在再看,如果说杨同学的行为更多反映的是个人层面的问题,那么武汉大学在整个事件中的表现,则是一次公共机构的制度性失能。作为一所被社会高度信任的学府,它的草率初判是错,它的沉默不语是错,它的“向上甩锅”更是错上加错。谁不希望自己的学校说一不二知错就改的同时效率高呢?毕竟这是一所真正的百年名校,而不是草台班子搭出来的小民办!正是校方这一连串的失误,才让一件本可内部妥善处理的小事,最终发酵成了一场波及全国的舆论风暴。 如今武汉大学启动了重新调查,但这远远不够,公众都在等一个清晰的回应,为肖同学昭雪,撤销处分,恢复其名誉,是刻不容缓的第一步。但更重要的是,这所大学乃至所有公共机构,都应从这次深刻的教训中反思,如何建立起一套真正对事实负责、对个体负责、对社会公信力负责的内部纠错与问责机制。 毕竟,公关在处理危机的首要目标,不该是息事宁人地“平息舆情”,而应是坚守底线地“捍卫正义”。当一个本应是仲裁者和保护者的权威机构,自己都开始害怕担当、推卸责任时,我们又该如何去信任它做出的每一个关乎个人命运的裁决呢?

0 阅读:1471

评论列表

圆滚滚与胖嘟嘟

圆滚滚与胖嘟嘟

15
2025-08-15 20:48

本来撤销一个处分就能解决的事情,被爆出这么多问题,反过来说也要感谢他们拖拉躺平才能得以曝光

仁者无敌

仁者无敌

8
2025-08-15 22:12

武大的问题要么到此为止让全社会闭嘴思过!要么就是彻查武大给全社会一个公道!

浏览

浏览

3
2025-08-15 20:38

官媒有这样说吗?时间点截图呢

冰枫看历史

冰枫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