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万斯宣布,乌克兰不从也得从了 美国副总统万斯在福克斯新闻的采访里说得明明白白,华盛顿不会再出钱资助乌克兰作战。未来基辅要是还想获得支持,得让欧洲盟友自己掏钱去美国军火商那里买装备。 万斯直言,美国民众早就厌倦把纳税人的钱不断送往乌克兰。他觉得,如果欧洲国家真关心这场冲突,就该站出来承担更多责任。 这场援助中断早有预兆。2023 年 8 月,拜登政府申请 240 亿美元对乌援助时,就遭遇了国会的激烈阻击。共和党人从一开始就明确表示,不会轻易放行这笔拨款。 当时的众议院议长麦卡锡甚至拒绝让泽连斯基在国会联席会议发表演说。28 名共和党议员联名质问拜登政府,要求说清乌克兰局势的真实状况和战略规划。这场拉锯战持续了近九个月,最终以援助款项被剔除出临时拨款法案告终。 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规模曾相当可观。俄乌冲突爆发近三年来,美国提供的武器装备价值约 670 亿美元,直接财政支持达 315 亿美元。可这些援助没能换来预期的战场优势。2023 年乌克兰的 “大反攻” 不仅毫无收获,还丢掉了重镇巴赫姆特。 战场形势的恶化让美国国内的 “援乌疲劳” 情绪愈发严重。共和党人趁机将援乌问题与边境管控捆绑,给拜登政府施加压力。前总统特朗普更是直接干预,否决了两党达成的边境协议,彻底堵死了援乌拨款的通道。 欧洲国家看似接下了接力棒。欧盟宣布提供 35 亿欧元援助,英国推出 45 亿英镑国防援助计划,加拿大从俄罗斯冻结资产中拨付 50 亿美元。但这些承诺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缺口。挪威、瑞典和丹麦三国联合提供的 5 亿美元军事援助,还不够填补美国暂停援助后的空缺。 更关键的是,欧洲援助的很多装备依赖美国供应链,比如 “爱国者” 防空系统的导弹仍需美国生产。这意味着欧洲就算想帮忙,也得看美国军火商的脸色。 乌克兰的处境急转直下。泽连斯基政府一边派外长紧急召见美国驻乌代办,呼吁不要拖延军援;一边还要核实暂停援助的细节。乌克兰国防部强调,稳定持续的支持对防空力量至关重要。可现实是,美国不仅停了援助,还提出让乌克兰用矿产资源抵偿之前的援助。 有智库分析,军援中断会严重削弱乌克兰打击前线 30 公里以外俄军的能力,让俄罗斯得以改善后勤保障。冬天临近,前线的弹药缺口和国内的能源危机正同时逼近。 美国并非完全切断联系。就在万斯宣布停止资助的同时,美国国务院批准了 3.22 亿美元对乌军售,包括 “鹰” 式防空导弹和 “布拉德利” 步兵战车。这意味着乌克兰未来获得的每一件装备都得自己掏钱购买。 这种 “停止援助 + 扩大军售” 的组合拳,让欧洲不得不为美国军火买单,还得承担起援助乌克兰的主要责任。万斯口中的 “让欧洲承担责任”,到头来成了让欧洲为美国军工复合体输血。 从全力支持到抽身旁观,美国的态度转变背后是赤裸裸的利益算计。国内政治压力让援乌成为烫手山芋,而把负担转嫁给欧洲、同时扩大军售,既能讨好选民又能保住军火商利益。 只是这样的算计,把乌克兰推向了更危险的境地。那些曾经承诺的 “坚定支持”,在中期选举和利益权衡面前变得一文不值。
结束了,万斯宣布,乌克兰不从也得从了 美国副总统万斯在福克斯新闻的采访里说得明明
毛飞爱体育
2025-08-12 18:41: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