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又打水漂了!塔利班临时政府宣布了,阿富汗宣临时政府布取消与中企签署的开发合同! 要说清楚这事儿,得先看看那个油田有多金贵。阿姆河油田在阿富汗北部,横跨三个省,地下埋着 8000 万桶石油。对穷得叮当响的阿富汗来说,这简直是翻本的底牌。 早几年塔利班刚掌权时,手里没什么像样的产业,能把这个油田拿出来合作,当时不少人觉得,这是他们想好好搞经济的信号。 中国企业跟这个油田的缘分,其实十多年前就开始了。2011 年那会儿,中方就跟阿富汗前政府签了开发协议,结果后来当地乱成一锅粥,炮弹比石油还多,项目只能搁着。直到 2023 年,塔利班掌权一年多,总算有点秩序了,双方才重新坐下谈,签了个 25 年的新合同。 当时合同写得挺实在:中方占 75% 股份,头一年就投 1.5 亿美元,三年内总共投 5.4 亿,还得在当地建个炼油厂,采出来的油不准运走,全给阿富汗自己用。塔利班这边呢,一开始占 20% 股份,慢慢能涨到 75%,还能拿 15% 的开采利润。 光这项目就能给 3000 个阿富汗人找活儿干。不管怎么看,这都是笔双赢的买卖 — 中方能稳定拿资源,阿富汗能靠油田活过来。 可谁也没想到,才两年功夫,塔利班就变卦了。今年 6 月,他们说中方没兑现承诺:第一年只投了 4600 万美元,连合同数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说好的新设备没见着,就靠以前烂尾项目剩下的老机器瞎折腾。 更离谱的是,居然有人看见他们把采出来的油偷偷卖了,回头还用卖油的钱把那些旧设备买回来,等于空手套白狼。 塔利班说,他们派了人去跟中方沟通,可对方要么不理,要么打太极。最后没办法,查了一圈就把合同废了。嘴上还说 “纯属商业纠纷,不影响中阿关系”,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要说中方企业故意摆烂?不太像。国际上搞能源项目的都知道,阿富汗这地方风险比油价波动还大。去年冬天,油田附近的部落武装跟塔利班交火,工地好几次被流弹打中,工人都得躲进防爆掩体。这种情况下,谁敢把大笔钱砸进去? 再说建炼油厂,阿富汗连稳定的电力都没有,钢材、水泥全得从国外运,光修路就得先花一大笔,进度慢也情有可原。 那塔利班为啥急着翻脸?他们手里没多少牌可打。今年春天,阿富汗旱灾严重,粮食不够吃,手里的外汇快见底了。眼瞅着油田迟迟见不到收益,可能有点坐不住。 更蹊跷的是,取消合同前一个月,美国突然宣布 “重启对阿富汗人道主义援助”,但要求 “资金必须绕过塔利班政府”。这节骨眼上,塔利班突然对中企发难,让人不得不琢磨琢磨 — 是不是有人在背后递话? 还有个绕不开的事儿:阿富汗周边的邻居也盯着这块肥肉。伊朗早就想修条输油管到阿富汗,巴基斯坦惦记着把油田的油运到自己港口出口,连土耳其都跑来凑热闹,说愿意 “提供技术支持”。塔利班刚掌权时,急需国际认可,只能跟中国合作;现在缓过点劲,是不是觉得有更多选择了。 但这么一折腾,最吃亏的还是阿富汗自己。取消合同后,油田又停了,3000 个工人没了收入,炼油厂更是没影了。国际上那些想投资的企业,看见这阵仗估计得打退堂鼓 。 中方这边也挺头疼。前前后后投入的钱不算少,现在合同没了,能不能拿回来还是个未知数。更麻烦的是,这事儿可能影响以后的合作 —中国在阿富汗还有不少援建项目,比如学校、公路,万一塔利班动不动就毁约,后续工作很难开展。 不过话说回来,双方也没把路堵死。塔利班发言人特意强调 “不影响中阿关系”,中方这边也没急着表态,估计还在私下沟通。毕竟对阿富汗来说,中国是少数几个愿意真心帮他们搞建设的大国;对中国来说,稳定的阿富汗能减少边境麻烦,油田资源也确实有吸引力。 现在就看接下来怎么谈了。是中方补投钱、加快进度,还是塔利班找台阶下、重新签协议?不管怎么说,阿富汗要想靠油田翻身,光靠自己肯定不行;而中国企业要在海外干成事,除了算经济账,还得把当地的政治、安全、人情世故都琢磨透了。
美国高调通告全球,与巴基斯坦联手开发石油,巴铁:没告诉中国。 巴基斯坦这个国
【5评论】【6点赞】
用户10xxx22
学美国,大棒为主
☞信★自★己☜
对这些小国家太他妈客气了,小国就是作死
铁马冰河入梦来
解放阿富汗或者派遣武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