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如此高调恭维中国?近日,一位名叫格里尔的美国贸易官员的话如雷贯耳:世界上除了中国,谁都不可以对美国关税说“不”,否则后果很严重! 最近,美国对华语气大变,先是特朗普然后是副总统万斯,表达了对中国的友好,称我们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再也没了当初扬言要加中国200%关税的霸气。 对此,一个名叫格里尔的美国贸易官员给出了答案:当今世界,除了中国,没有任何国家有资格同美国说不。 因为这样做的代价就是不断被增加关税,被迫接受各种丧权辱国的条款,在这方面,如今的日本、韩国、欧盟有深刻的体会。 其实,美国对中国一直都很矛盾。华盛顿很清楚中国经济今时今日的地位不可替代。 过去十年,我们以庞大的制造业规模、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与超强的产能韧性,成为全球供应链的核心节点。 即便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壁垒、产业脱钩削弱中国经济影响力,然而现实却愈发清晰: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更是维持全球市场稳定的“压舱石”,一旦中国倒了,美国经济也要崩溃,跟着一起完蛋。 当然了,特朗普是个疯子,为了遏制中国愿意付出惨痛的代价。而他之所以迟迟不敢动手,原因很简单,解放军在那镇着呢! 过去,美国依赖航母编队、五代战机等技术优势构建“军事威慑幻想”,但中国火箭军的新型导弹、海军现代化迭代、歼-20规模化列装等突破,逐步瓦解这一优势。 2023年中国下水舰艇总吨位相当于一个半欧洲海军,而美国同期仅建成3艘军舰,F-35项目陷入成本超支与性能争议,技术代差优势缩小。 当“武力胁迫”失效,美国不得不以“和平呼吁”掩盖战略焦虑——这种“恭维”,实则是霸权逻辑在实力失衡下的被迫调整。 用老祖宗的话来说,就是投鼠忌器。 虽然如今是经济全球化,但若没有军事实力作为保障,还是会沦为他人刀下的肉,被各种宰割。 所以,格里尔的言论,是美国对华态度转变的缩影。 这场“恭维”背后的逻辑,是实力博弈下的战略重构,是霸权焦虑下的权宜之计,更是国际秩序转型中的必然震荡。 中国无需为表面的“赞誉”所惑,而应继续筑牢国家安全屏障,深化经济韧性,拓展国际伙伴网络。 唯有以更强大的实力为基,方能在复杂博弈中定义真正的平等关系——而这,正是美国“高调恭维”之下,中国最需坚守的战略定力。 对此,大家怎么看?
美国为何如此高调恭维中国?近日,一位名叫格里尔的美国贸易官员的话如雷贯耳:世界上
士气沉沉
2025-08-11 06:19:50
0
阅读:0